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29059.html
血糖它是指血中的葡萄糖含量,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它为各种组织脏器正常的运作提供动力,血糖的来源包括食物消化吸收,肝内的储存糖原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包括氧化转变为能量,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
诱发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具体如下:
1、生理性的因素,也就是正常人在某些情况出现了应激、创伤或者严重的感染或情绪的波动,身体里面有很多升血糖的激素,比如胰高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甚至各种糖皮质激素都有可能造成血糖增高,出现血糖增高是为了应对身体各种有害的刺激,保证身体能量的需求,但是随着各种应激因素的解除,身体恢复到了正常生理状态,应激性的血糖增高就会恢复正常。
但是要警惕是否是糖代谢异常,即使是应激性的血糖增高恢复正常,也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来排查是否有糖尿病。
2、身体当中有一种激素叫作胰岛素,它帮助降低血糖,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这一种,因此体内本身就存在着升血糖和降血糖的不平衡,但是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和升血糖的激素互相配合,避免出现高血糖。
3、如果身体由于遗传或者环境的因素造成了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是胰岛素作用不足,也叫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甚至发展到糖尿病。
糖尿病有两种主要的类型,一个是1型糖尿病,胰岛素完全缺乏,另外2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主要是胰岛素的不敏感,像其他的类型糖尿病,还有女性怀孕期间的糖尿病,都是和胰岛素密切相关,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出现血糖进一步的增高。
血糖高的危害
1:高血糖、大量糖尿,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使体内电解质丢失;
2:长期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比正常人出现早,快,程度重,可较早出现各种并发症;
3:血糖很高时,全身血浆渗透压升高,造成细胞脱水。如果脑细胞脱水,可引起昏迷;
4: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性高血压;
5:血糖突然升高时,发生屈光改变,可出现近视;
6:长期高血糖加重胰岛细胞负担,使胰岛细胞功能衰竭,糖尿病病情加重;
7:高血糖状态,易于细菌,微生物生长繁殖,加上糖尿病是蛋白质分解,抗体生成减少,机体抵抗能力减弱,导致各种感染,且不易痊愈。
血糖新标准已公布,不是3.9~6.1,这个范围内,或许你血糖不算高
公认的血糖标准范围控制在3.9~6.1mmol/L,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就标记为高血糖,一旦低于这个标准,就标记为低血糖,但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美食出现在人们眼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控制血糖的体能量和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最新的空腹血糖标准是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制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血糖控制标准也不同。
——青少年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个时候,无论男女,体力都很强,每天运动量也足够,所以身体素质会更好,根据最新发布的青少年血糖标准,空腹血糖应保持在4.4~6.1mmol/L,餐后血糖应低于8.0mmol/L。
——中年人
中年人,在这个阶段,身体处于慢行阶段,对于一些毒素代谢物的代谢能力会相对较慢,在这个阶段,中年人应保持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血糖在8.0~10.0mmol/L。
——老年人
对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开始退化、变慢,血液会变得黏稠、流动,这就使得这个年龄段的血糖仪成为一个严格的标准。
只要空腹血糖保持在7.0~9.0mmol/L之间,餐后血糖控制在8.0~11.0mmol/L之间,都是正常的。
血糖升高会有何异常?
口渴
排尿增加会导致口干舌燥,这时不要用含糖饮料解渴,以免增加血液中糖含量,加重病情。
多尿
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食物转化为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体重略减轻
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重略减轻听起来似乎并非糖尿病的标志,其实,糖尿病引起体重略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水分从尿液中排出;二是排尿频繁也会带走一些热量。
虚弱和饥饿感
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米和白面),胰岛素会升高,引起血糖迅速下降,这会使人感到虚弱,进而渴望获取更多碳水化合物,导致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