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李伯患糖尿病10年了,一次他不小心擦伤左脚拇趾皮肤,由于不痛不痒,李伯并没在意。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伤口开始化脓溃疡,并且发黑,发出腐臭气味。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足坏疽,建议截肢。听闻要截肢,李伯痛不欲生,这个消息带给他的痛苦甚至远甚于当年获悉自己被诊断为糖尿病。
每30秒就有一糖尿病人失去腿
糖尿病人为何脚部易溃烂?糖尿病家庭医生解释,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引起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以及毛细血管微循环障碍,导致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变差。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致伤口修复能力很差,一旦发生皮肤破损,容易发生感染、溃疡和流脓,一直烂到骨头就需要截肢。有的人截肢后留下的残端会继续出现新的伤口,烂下去还要再截一段肢体。
研究表明,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部溃疡,其中10%~14.5%的患者会因此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条腿。
糖尿病家庭医生指出,目前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基于三点:1.积极控制血糖;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3.创面处理:清洁局部创口、控制感染、增加局部氧利用和降低血管通透性。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的双脚感觉不灵敏,为避免小伤口造成大危害,最好每天做双脚检查,一旦发现伤口,医院进行处理。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足部护理?
专家指出,糖尿病足会在患糖尿病5~10年后逐渐出现,学会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发生、降低截肢率。
1.学会足部检查,如有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要及时就医。
2.避免穿过紧、露出脚趾的鞋及高跟鞋,更不能赤脚外出。选择透气性好的袜子和布鞋,并保持干燥、清爽。
3.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不超过体表温度的温水泡脚,切忌用热水烫脚。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冬季洗完脚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
4.修剪趾甲时要小心,避免修剪过短以防损伤甲沟皮肤。
5.如果足部有伤口、红肿或化脓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6.戒烟戒酒,否则会减少局部的血流。
7.每日2-3次,每次5分钟,抬高双脚、活动脚趾。
8.坚持做腿部非负重运动(如在床上做屈伸腿部的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9.不要长时间"跷二郎腿",否则加大对神经、血管的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