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糖友王先生,3年前在饮食运动都没变的情况下,体重1个月内降了10斤,伴随着口渴、乏力,空腹血糖12mmol/l,餐后血糖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6%,尿酮体+,确诊了2型糖尿病,医生建议打胰岛素,他怕有依赖性不愿意打,后来让他服用二甲双胍每天两次,血糖有所下降,但仍然在10以上,各种症状也没有好转,这让他十分苦恼。找到我们咨询,希望尽快解决问题。
健康管理师分析:2型糖尿病人,负责糖代谢的胰岛功能,只剩下30%-50%,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细胞有效利用,堆积在血管中,血糖升高了,但细胞仍旧处于“饥饿”状态。就会出现口渴、乏力、消瘦等现象。持续的高血糖还会产生“糖毒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细胞,以及血管、神经等组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风险。
血糖居高不下,药物效果不理想,糖友应该怎么办呢?关键在于两件事:
一是马上控制血糖达标(空腹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快速解除“糖毒反应”,阻止高血糖对血管、神经、肾脏、心脑等组织器官的持续损伤。
二是在改变生活方式和补充细胞营养等方面采取措施,阻断损伤胰岛的行为,促进胰岛细胞生长修复,恢复自身糖代谢功能,减少药物依赖及并发症风险。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根据王先生的情况,建议他尽早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注射预混胰岛素(普通人胰岛素3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70%),每天两次,早18U,晚9U。可以在短期内控制血糖达标,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和症状的消解。
2.鉴于体重下降的情况,建议王先生将二甲双胍改为同样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吡格列酮(每天30mg),比较适合消瘦的糖友。
3.结合王先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非药物方法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从生活习惯和营养干预等角度,针对性的制定方案,全面养护胰岛功能,恢复自身糖代谢功能。
糖友反馈:
30天后,监控血糖,空腹降到7.5,餐后2小时血糖降到8.7,胰岛素减量,早12U,晚6U。
60天后,血糖稳定在空腹6.2-6.9,餐后2小时7.3-7.8,体重有所回升,口渴、乏力等症状缓解,逐步减停胰岛素,吡格列酮减为每天15mg。
天后,停服吡格列酮,科学饮食、适当运动,平均血糖稳定在6-7,测了一次糖化血红蛋白6.8%,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