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正确认识糖尿病的病因,才是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该病在中医上被称作“消渴病”。

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6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快速增长。预测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数量将达到1.51亿人。

但是,最为严重的是,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和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残疾或者早亡。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眼病和死亡的发生,是重要的有效防治手段。

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

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4个大类,其中

Ⅱ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95%。我们平时所说的糖尿病就是Ⅱ型糖尿病。

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mg/dl)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mg/dl)或;

3、

OGTT(糖耐量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mg/dl)。

Ⅱ型糖尿病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机体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从面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1、

遗传因素:Ⅱ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中

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4~8倍。

2、

肥胖(或超重):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同种族的男女,体质指数(BMI)均与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关系。中国成人判断体重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为: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BMI<24kg/m2为正常体重范围,24≤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

3、

身体活动不足:许多研究发现身体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

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2~6倍。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如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替爬楼,以家电代替家务卫生等。另外,大多数人缺乏参加体育锻炼,久坐不动。而运动量不足不仅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还会减慢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以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4、

膳食因素:高能量饮食是明确肯定的Ⅱ型糖尿病的重要膳食

危险因素。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粮和副食品都很丰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机体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诱发了糖尿病。

5、

早期营养:有人提出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可以导致后来的代谢

障碍,增加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低体重新生儿较高体重新生儿在成长期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母亲营养不良或胎盘功能不良可以阻碍胎儿胰腺β细胞的发育。

6、

糖耐量损害:是指患者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

一种状态。在糖耐量患病率高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一般也高。如果糖耐量损害伴有以下因素,即空腹血糖≥5.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0mmol/L,BMI>25kg/m2,腹部肥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等,更易转化为糖尿病。

7、

胰岛素抵抗:就是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

预期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易发展为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长期饮食习惯不好、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腹部脂肪堆积和内脏脂肪堆积)有关。

8、

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高血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比

正常血压者高。其他如文化程度、社会心理因素、出生及1岁时低体重、服药史、心血管疾病史等也可能是Ⅱ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总之,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原因,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如肥胖、身体活动减少、高能膳食、纤维素减少及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等因素的作用下,更易发生Ⅱ型糖尿病。

如今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有很多人都有了预防糖尿病的心理,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其中饮食和运动是关键。

1、

饮食

原则

每个人要特别强调改变不健康的营养和膳食,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控制食盐、糖、脂肪的摄入,

日常饮食宜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

新鲜蔬菜

。提倡高纤维饮食

采用少食多餐的

清淡饮食

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建议做到每天少吃一二两主食,以粗粮杂粮为主。

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吃之前搞清楚哪些水果

蔗糖

果糖含量

为多

少。

另外,还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通过食物交换份的方法合理搭配膳食。

2、运动原则:长期坚持运动,应包括经常性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尤其是抗阻力练习,以增加肌肉体积,促进血糖代谢。具体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至少3天,每周至少分钟,连续间断不超过2天。抗阻运动每周至少2次,鼓励各种肌肉力量训练,负荷和重复数逐渐增加,遵循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原则。

每隔一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的简单运动原则,对于预防糖尿病同样有指导意义。

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就采用控制饮食量和增加身体活动上结合的方法效果最好。

4、

作息规律原则:

研究表明,与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小。

如果

睡眠不足

会扰乱体内的荷尔蒙平衡,更容易引

糖尿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lcbx/9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