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用胰岛素,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目前注射胰岛素主要用胰岛素注射笔,这种方法已较以前用注射器方便不少,剂量把握也更加准确,但是仍然避免不了注射疼痛,更精细的调整无法实现,而且注射了就没法调整剂量。目前认为更为先进的注射方法是使用胰岛素泵,它能模拟胰岛的分泌功能,使血糖的控制更为平稳。今天做个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治疗方法都有利有弊,需要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分泌,即基础胰岛素分泌,此时胰岛素以间隔8~13min脉冲形式分泌;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而胰岛素泵是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
胰岛素泵治疗的优势
1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胰岛素泵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灵活地调整餐前大剂量及基础输注量,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黎明现象,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平稳控制血糖。
更少的体重增加:胰岛素泵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过大剂量使用胰岛素导致的体重增加。有研究表明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用量更少的情况下,该组的患者体重增加比用量更多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法更少。
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泵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夜间减少输注基础输注量,避免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同时用于餐前大剂量的胰岛素也有所减少,避免了多次注射治疗方式时胰岛素在体内的重叠作用,从而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多次皮下注射治疗需采用中长效胰岛素制剂,而该类制剂在同一个体上吸收率差异很大,可导致血糖急剧波动。而胰岛素泵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制剂,吸收较中长效胰岛素稳定;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注射部位易产生硬结,局部脂肪萎缩,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胰岛素泵注射时胰岛素用量较多次皮下注射时胰岛素用量明显减低,便于胰岛素的吸收。胰岛素泵与一些类胰岛素物相比,大为减少了胰岛素的变异性,降低到10%。
有利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手术的风险较非糖尿病病人高,术后感染率也较非糖尿病病人高10倍左右,死亡率高出2~3倍。因此,只有加强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控与处理,才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使手术变得更为安全有效。
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胰岛素泵的使用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减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增加糖尿病患者进食、运动的自由度;
?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
?减轻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
胰岛素泵治疗的长短期适应症
1: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下情况,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需要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的T2DM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2、长期胰岛素泵适应证
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均可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研究显示,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无感知低血糖者;
?频发低血糖者;
?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常见的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为:1-2针胰岛素加或不加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的患者,以及MDI治疗失效的患者。
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患者比如:不愿接受多次注射的患者,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灵活的患者。
3、不建议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
不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
对皮下输液管过敏
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不愿长期佩戴泵者
患者及其家属知识水平所限,缺乏相关知识,接受培训后仍无法正确掌握使用;
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
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者
这类人群要由监护人来协助管理,作为规范的指南考虑到了这类人群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剂量调整的一些基本原则
下面是一些指南推荐的调整方法,不建议患者自行调整,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日胰岛素剂量需根据糖尿病类型设定为:
T1DM:一日总量(U)=体重(kg)×(0.4~0.5)
T2DM:一日总量(U)=体重(kg)×(0.5~0.8)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根据胰岛素泵治疗前的胰岛素用量计算
一日总量(U)=用泵前胰岛素用量(U)×(70%~%)
这些推荐的数值是长期以来国内使用胰岛素泵的经验,1型患者初始剂量较小,2型患者的初始剂量可酌情增减。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参考资料:《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