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治疗二

非手术治疗

(1)姑息性清创:

换药时,在避免活动性出血和过度损失健康组织的前提下,可用组织剪去除明确坏死组织,以缩短自溶性清创时间,减少感染机会,改善深部组织引流,但须注意保留间生态组织。

(2)创面换药:

创面换药可门诊进行,根据创面感染程度和渗出量决定换药频次。

(3)创面用药:

根据创面不同阶段选择创面用药,如创面以感染表现为主,可单独应用碘伏等消毒剂,加强换药频次;如创面坏死组织已溶脱,基底肉芽组织开始增生,可选择消毒杀菌类药物和促进生长类药物复合使用。

(4)敷料选择:

优先选择具有杀菌、吸附渗液、保持创面适度湿性、防粘连等具有复合功能且高性价比的伤口敷料,也可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多种单一功能敷料逐层覆盖使用。

(5)持续封闭式负压吸引:

可有效改善创面引流,加速坏死组织溶脱和肉芽组织增生,但需住院接受治疗。对糖尿病足创面应注意避免压力设置过高、避免因覆盖不当导致相邻足趾压迫缺血。

(6)生物治疗:

①干细胞疗法:可选择自体骨髓干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小腿肌肉多点注射后有助于促进缺血肢体的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远端缺血状况。

②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外用疗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创面的局部肉芽组织增生能力,但需应用于清创后相对无菌创面。

③蛆虫疗法:可用于加速去除创面坏死组织,缩短疗程,但需采用医用级蛆虫。

(7)减压支具应用:

在治疗和愈后预防复发过程中,应根据创面部位,适时选择减压鞋垫、糖尿病足鞋等专业支具,有助于避免创面加深和复发。

(8)物理治疗:

理疗和创面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创面的炎症和微循环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手术治疗

应根据创面情况、患者全身状况,适时进行清创术或植皮术等手术治疗,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尽早封闭创面,显著缩短疗程,避免因长期换药导致下肢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及心肺功能下降等并发症。

(1)手术时机:

在全身状况许可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清创术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在创面肉芽组织增生已覆盖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具备条件时应及时进行植皮术以避免创面肉芽组织水肿老化、疗程过长等问题。

(2)创面清创手术的适应证:

①已发生明确的足趾、足掌、肢体坏疽创面;

②坏死性筋膜炎急性炎症期的创面;

③形成足底筋膜、肌膜间隙脓肿的创面;

④形成感染性窦道的创面;

⑤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失活,换药难以去除的创面;

⑥残存大量坏死组织的创面;

⑦创面基底肉芽组织增生,无深部组织外露,达到植皮条件而通过换药1个月内难以愈合的创面。

(3)手术方式的选择:

尽可能优先选择简单、继发损伤小的手术方案,争取以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①止血带:疑似血运障碍者,建议慎用止血带。

②清创术:注意探查深层组织损伤情况,避免肌肉组织夹心样坏死和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术后能够通畅引流;建议通过多次清创的手术方式,避免损伤过多健康组织,对无明确坏死表现的骨质应尽可能保全。

③缝合术:不推荐清创后一期缝合。

④植皮术:创面基底达到植皮条件,应尽早手术封闭创面。建议优先选择刃厚皮植皮,能够选择游离皮片移植的不需选择皮瓣移植。

⑤皮瓣移植术:因糖尿病足患者多双下肢同步发生血管缺血性病变,故不推荐皮瓣转移移植手术,以避免出现皮瓣修复失败甚至供瓣区愈合不良。

⑥截肢/趾术:对坏死肢体感染危及生命、血供无法重建、创面难以愈合、因疼痛难以忍受、患者家庭经济状况难以坚持长期非手术治疗而强烈要求者,可进行截肢治疗。

⑦截肢平面选择:一般可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局部供血和损伤情况决定截肢平面,争取达到残端一期愈合的情况下保留患肢功能。

(编者:医院徐艳朵)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中华医学杂志.,97(4):-

[2]朱峥嵘,罗灿华,陈小东.糖尿病足的治疗及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1(12):-

[3]陈景斌,罗方,康志强,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7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1(15):-

[4]ApelqvistJ,Bakkerk,vanHoutumWH,etal.Internationalconsensusandpractical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andthepreventionofthediabeticfoot.InternationalWorkingGroupontheDiabeticFoot.DiabetesMetabResRev;16Suppl:S-

[5]吴石白,关小宏,等.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JournalofGeneralHospitalofAirForce,Vol.26,No2,June,

精彩内容推荐:

1.糖尿病足的诊断

2.糖尿病足的治疗(一)

3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时的监测与评估

4.血糖监测治疗进入新纪元

5.实用!怎样测血糖不疼?

6.ICU患者血糖控制方案分享

7.让血糖监测变为非侵入性不再是梦想

温馨提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zd/8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