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马某某,主诉:宫颈癌根治术后1月,发热伴腰痛2天
患者因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双侧卵巢悬吊术”。术后病检示(全子宫+双输卵管)宫颈鳞形细胞癌。术后予保留导尿,定期更换尿袋,患者术后1月来我院测残余尿量较多,继续予保留导尿,嘱其定时夹闭,当晚感左侧腰部酸胀,次日晚出现发热,感腰部酸胀加重。
既往甲亢病史10年,药物口服1月
妇科专科检查:外阴:已产式,发育正常;阴道:畅,粘膜正常,残端愈合良好;宫颈、宫体:缺如,盆腔未及肿块,无明显压痛
妇科B超:盆腔积液;泌尿B超:左肾积水,左侧输卵管上段扩张,右肾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输卵管所见部分未见明显扩张。
泌尿外科会诊,考虑为发热待查:尿路感染、宫颈癌术后。
康复医学科会诊后诊断:宫颈癌术后,排尿困难;建议:
1、行膀胱排尿功能测定;
2、康复治疗。
经膀胱排尿功能测定显示:患者膀胱压力测定正常。
行定期清洁导尿,后进行康复治疗:
1、针刺、电针
2、干扰电治疗:4部电极交叉放置于两下腹与两侧腰骶部,差频0-Hz,0-10Hz各10分钟,增强膀胱收缩
3、盆底肌训练
经一周康复治疗后,效果显著。
下面是我给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的方法:
盆底肌有支撑、括约和性的作用。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盆腔支持结构薄弱而造成盆腔脏器位置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等。
患者由于盆底肌的括约作用出现问题,造成尿储留。根据肌肉的可修复性,可以让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
1、仰卧位,桥式运动,在臀部离床时将盆底肌收紧,保持5s,再放下,休息5s,臀部抬起时吸气,臀部放下时呼气,可做5个来回,然后休息。
2、坐位,双膝分开前倾坐,想像正要做起来,刻意收缩盆底肌,努力保持10s,不要憋气,然后坐直腰板,5个来回。
3、立位,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做起立和下蹲动作的同时,缓慢收放盆底肌,起立时收缩,下蹲时放松,可练习5次。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不知道盆底肌在什么地方,经常会有人说就是小便突然夹住,其实就是盆底肌在收缩,但这只是寻找盆底肌的方法,绝对不可以当做训练盆底肌的方法。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