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导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是为了检测威胁视力的两种并发症中的一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或具有临床意义的糖尿病黄斑水肿(DME)。PDR的发生与周边视网膜的毛细血管闭塞有关,而DME的发生与黄斑区的血管通透性有关,这意味着这两种并发症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近几十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导致DME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使得DME也成为一个应检测和治疗的单独疾病终点。性别、血压、代谢调节等系统性危险因素以及糖尿病类型定义的基础变量,可能会对这两种疾病终点的发病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
为评估系统性危险因素是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PDR或DME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TokeBek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Diabetologia杂志。
关于该研究
该研究的数医院眼科DR数据库,研究最终纳入名糖尿病患者:男性名,女性名;名患者为1型糖尿病,名患者为2型糖尿病。所有被怀疑有危及视力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均转诊到眼科进行专家评估;在视网膜专科医生确定并发症后,在科室实施治疗。这两种并发症患者的背景特征见表1。表1.PDR和有临床意义的DME患者治疗时的特征研究结果揭示,系统性风险因素对PDR和DME
发病与发展的影响确有差异!
糖尿病病程
图1显示在研究人群中,PDR或有临床意义的DME首次发病的总累积风险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这两种并发症在已知糖尿病持续时间在60年后的累积发生率约为15%。根据糖尿病发作时间的分层显示,当糖尿病病程10年时,这两种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的累积发生率随着糖尿病发作时间的延迟而降低(p0.03),而按性别分层表明:男性PDR和DME的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在所有研究的糖尿病持续时间中p0.;未显示)。图1.PDR和DME的总累积风险图2显示加权HbA1c高于正常值会增加患PDR和DME的风险(P0.04),低于正常值会增加患PDR的风险(P0.)。wHbA1c值介于30和40mmol/mol(4.9%和5.8%)之间,伴随着PDR和DME的累积发病率最低。PDR和DME的累积发生率也随着HbA1c变异性的增加而增加(p均0.;未显示)。图2.根据对HbA1c的加权暴露分层的患者,作为已知糖尿病持续时间函数的PDR和DME的累积风险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图3显示,DBP升高会增加发生PDR和DME的风险(p0.)。对于糖尿病持续时间大于10年的人群,PDR的累积发生率在两个DBP最低的层级和两个DBP最高的层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11),提示由PDR引起的风险的阈值DBP约为80mmHg。图3.根据对DBP的加权暴露分层的患者,作为已知糖尿病持续时间函数的PDR和DME的累积风险图4显示,对于糖尿病持续时间大于10年的患者,PDR的累积发生率与SBP无关(p均0.08)。但是,SBP升高会增加发生DME的风险(p0.),但不会增加PDR的风险(p0.08)。图4.根据对SBP的加权暴露分层的患者,作为已知糖尿病持续时间函数的PDR和DME的累积风险年龄
图5显示患PDR的风险随着糖尿病发病年龄的降低而增加(p<0.),而已知糖尿病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时,患DME的风险最大,发病年龄较低和较高的风险都显著降低(p<0.)。对两种并发症,尤其是对DME,随着糖尿病发病年龄的增大,累积发病率曲线的初始上升似乎越来越左移。数据集的进一步分层缩小了发病年龄,DME的最大风险在30至35岁之间(未显示)。图5.根据对糖尿病发病年龄的加权暴露分层的患者,作为已知糖尿病持续时间函数的PDR和DME的累积风险综上我们可知,系统性风险因素如代谢调节、动脉血压和糖尿病发病年龄等对PDR和DME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见图6)。应分别从达到两种并发症的风险中计算出发展为需要治疗的DR的总体风险。图6.引起PDR和DME发病的不同系统性危险因素总结一下要点
目前已知的:性别、代谢性调节、动脉血压和糖尿病发病年龄是影响威胁视力的DR的已知危险因素。
关键的问题:这些系统性危险因素导致PDR和DME的发病风险是否不同?
本研究新的发现:
糖尿病发病年龄、代谢性调节和动脉血压引起PDR和DME的发病风险不同。
低于正常水平的HbA1c增加了发展为威胁视力的DR的风险。
应从分别达到PDR和DMA两种并发症的风险中评估需要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总体风险。
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会对临床实践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些发现可能被用来改进计算DR筛查检查之间最佳间隔的算法。
参考文献
BekT.Systemicriskfactorscontributedifferentlytothedevelopmentof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andclinicallysignificantmacularoedema[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Jul21].Diabetologia.;10./s---0.doi:10./s---0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