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的2016探路让看病更简单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自新医改实施以来,痼疾仍旧存在。如何缓解“看病难”这一话题不仅是这次市两会的讨论热点,也是全市居民   年,双下沉两提升、分级诊疗、社区签约“三位一体”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后,百姓就医得到了便利。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明显增加,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专科;一部分居民签约了社区责任医生,健康保健、慢性病管理有了专人指导。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分级诊疗有什么新动作?一家乡镇卫生院的变迁与尝试 前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医院大外科主任徐鹿平来到了位于万历路的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想多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

  宽敞的大楼、明亮的病房、舒适的环境、优越的条件……前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医院大外科主任徐鹿平开完会议后,来到了位于万历路的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一名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政协委员,他想多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

  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年底,告别了运行多年已显破旧的原址,搬进了新址,医院改为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新面貌示人。

  据该中心主任朱丽萍介绍,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万元,占地14.7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分为公共卫生、综合医疗和康复治疗三大区域,设有全科、妇科、中医科(特色门诊)、公共卫生科、口腔科等科室。

  “你是怎么了?”徐鹿平走进一间病房,向病床上的病人了解情况。这间病房内有两张床位,十分敞亮,门口处还有一间独立的卫生间。

  “我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去年的时候出了车祸,造成开放粉碎性骨折。”这名病人姓陈,今年52岁,他告诉徐鹿平自己在上海做完手术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康复,“这里的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好,大医院里的医生太忙了,话都说不上,而且床位也紧张得不得了。转到这里舒服多了,环境、条件都挺好。”

  从医多年的徐鹿平对医疗行业现状十分了解,他说,医院的情况仍旧存在,“这样一来,出现两个极端,大医院里的医生忙不过来,小医院里的医生没有病人可看。看来,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可以的,独辟蹊径,发展了康复专科。”

  “康复专科是我们想要打造的特色品牌,半年多时间,大受认可。我刚刚看了一下,今天有23位病人。”朱丽萍说,康复医院的支持,建立了双向转诊工作机制,每周为中心提供专家查房和病例分析,以确保中心的康复医疗质量,让基层康复机构能医院的医疗资源。

  “小病在社区,医院,康复回社区。”徐鹿平说,要实现这一点,拥有一支群众信赖、实力过硬的医疗队伍是关键,“要留得住病人。”

  据介绍,目前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全科医生3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名、中级职称的12名。去年9月底中心还开展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完成15%的目标,居民有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和全科医生或签约助手取得联系。

基层首诊,“小病”如何安心进社区?

  今年53岁的吴春芳因为医保报销有优惠,平常有一医院看,但是她发现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态度与效率还有待提升,在技术上也不尽如人意。

  “有一次,我孙子发烧,医院说是感冒了,治疗几天还是不见起色,医院,医生说是扁桃体发炎了,要消炎,打了消炎针之后才治好。”吴春芳说,从那以后,医院看了,“不是我们不愿意上医院,而是医生的医疗水平让人担心。什么时候技术水平让人满意了,大家自然愿意去了。”      府南社区居民郑清华:医院看病,有些药都开不了,医院去,能不能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品种数量?      网友“老马”:责任医生签约让居民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需要康复的老人来说,尤其好,应该大范围推广。      网友“宝妈Ashley”:新闻里说,“两孩”政策放开后嘉兴市妇保院的建卡数直线上升,孕产妇数量增长明显。现在产科、儿科资源那么紧张,有点担心县级和乡镇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能跟得上吗?以分级诊疗为支点,根治“看病难”   面对市民的期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建议和期许,嘉兴市卫计委主任吴燕作出了回应。   

  提问:近年来,全市一直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的实施意见,年,嘉兴将从哪些方面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吴燕:嘉兴医疗总体上存在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供给不均的现状,导致老百姓享受不足、享受不均,需要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来解决,而分级诊疗就是机制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目的就是形成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发挥整体效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年,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实行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二是首诊医疗机构为转诊病人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医院专家预约和住院床位预约等,让转诊患者优先获得转入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服务;同时对诊断明确、经治疗病情稳定、可在下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康复的患者,通过转诊渠道转回下级医疗机构。三是通过健全差别化医保支付制度,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提问:年,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达到了16.5%。年,这项工作有何新的目标?

  吴燕:通过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从目前单纯的“病人分流”功能“转型升级”为具有功能全面、内涵丰富、全人照护的基础保健体系。下一步将建立完善配套的提供核心功能的服务流程,使之制度化,并建立利于实现、完善和提高全科医疗服务核心功能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整合优化现有服务项目,拓展提升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覆盖全人群、贯穿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年,规范签约服务率达到20%,力争达到22%。   

  提问:“强基层”是分级诊疗的一个重点,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吴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也是重中之重,“双下沉、两提升”就是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下沉到基层,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接下来,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基层投放和配置;推进县镇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促进县域人才、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同时探索建立县镇医疗联合体、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和联合药房,完善县域临床检验、影像、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努力提升县域范围内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适时组织开展基层卫生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卫生计生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对基层卫生计生人员职称评审实行政策倾斜。   

  提问:随着“两孩”政策的放开,妇幼保健资源更显紧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将有何改善?

  吴燕:争取实现每个县级有一所政府主办标准化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辖区内1/5以上的村级卫生计生室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实现所辖区域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每万人达到2.9人;加强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首诊负责、有序转诊,通过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信息平台的整合,实现妇幼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远程会诊平台建设,加强远程会诊、技术指导和业务交流,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也要提高积极性

     分级诊疗是医疗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良方。我市把它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工作。如何真正实现“分级诊疗”?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

     市人大代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刘霞:分级诊疗就是为了缓解老百姓“看病难”。以儿科为例,因为效益低、风险大等原因,医院没有积极性,不重视甚至不开设儿科,导致患者在妇保院儿科看病要等很长时间,床位也非常紧张。建议出台政策,医院开设儿科,并给予政策性补贴,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浙江汇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加伟:老医院看病,医院的能力下降也有关系,现有的基层医生因为诊疗病人数量有限,没有经验积累,水平提高不了甚至有所退化。      市人大代表、南湖区余新镇曹王村村委会主任周娟:现在大部分农户还是选医院,他医院各方面都比较好,而镇一级卫生院主要是以新居民患者为主。医院服务、用药、环境等方面都能跟上老百姓的需求,大家医院的现状就能有所缓解。      市政协委员、嘉兴医院大外科主任徐鹿平:医院待遇较低,医院相差较大,优秀的医院去了,留下的人才积极性也不高。建议出台相应政策,让优秀人才下沉到基层,同时提高医院医生的待遇,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

记者余悦通讯员王卫忠吴贤芬摄影记者田建明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头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lcbx/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