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中国成人正迈向糖尿病不想得病这5

新生活按+

据国家卫计委,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不让自己成为这一半人?这5句话你最好记住!

1

王陇德:肌肉是天然降糖药

▲王陇德,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

大家知道人为什么衰老?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你看老人颤颤巍巍,他肌肉拿不住了,肌纤维是人生下来是多少条,每个人就是多少条,固定了。

然后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如果您不刻意锻炼肌肉的话,逐年丢失,逐年丢失,丢的速度还很快,到75岁,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没了。

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关。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帮忙,即胰岛素受体,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如果你长期不锻炼,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很多同志一说就会想到健身房,那么实际上是不是需要一定到健身房去呢?不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锻炼。你看电视的时候,就可以边走边看,或者边跳边看:

▲图片来源:CCTV1《开讲啦》

注意,有效体育锻炼有三方面的要求:

频度,每周至少三次;

时间,平均每天要达到半小时以上;

强度,心率最好达到(-年龄)次。

只有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有足够的能量消耗,锻炼才是有效果的。

2

向红丁:别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

▲向红丁,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现在人为什么越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吃出来的!说到底,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这种吃法让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变胖,就得糖尿病。

中国人以前是很经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始终没有富裕过,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两天挨饿,饿不死。所以活着传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本事,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没这种基因就死了,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他可能就变胖了,血压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压就来了。

所以到富裕阶段,这个节约基因就从一个好的基因变成了一个坏的基因了。是人容易发胖,发胖以后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就糖尿病。就是这个过程。

所以不管没有得糖尿病,还是已经得了糖尿病,生活富裕了,还是得吃“穷”一点!

3

陈伟: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

▲陈伟,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副主任

老实说,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所有的食物吃进肚里,都会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过速度快慢而已。

因为人体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针对某个人而言,哪个更容易升糖,哪个比较不容易升糖而已。

笼统来讲,食物种类摄入越多,它们在肠道中通过时间也会相对复杂,升糖速度相应也比单吃某一种食物更慢些。

所以,一顿饭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即使是认为是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去吃,总热量不要高,吃够20样(包括油盐酱醋、主食、水果、蔬菜等)。

4

于康:最怕体重和腰围同时增加

▲于康,医院营养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男士毕业后的5个阶段,从毕业2年、4年、8年到毕业十年以上,有什么变化?

除了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就是腰围越来越大。同学聚会,真正腰围控制还不错的同学有几位?寥寥无几。

这时就要提醒自己,腰围越大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就相对更高,寿命相对越短。

体重跟腰围同时增加的话,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所以今天开始进行腰围的控制,男性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80厘米。我今天布置个作业,回家量量自己的腰围。

5

仝小林:防治记个数字歌

▲仝小林,糖尿病专家、中国医院原副院长

糖尿病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必须看到代谢综合征这个整体。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病”,治疗必须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为此我们提出了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数字歌:

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

两个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

四个检查:定期查体重、血压、血糖、血脂;

五六个月:减肥不求速成,每月减一两公斤即可,五六个月就见成效;

七八分饱:饮食上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延伸阅读

我国糖尿病居世界第一,如何通过黄金饮食逆转糖尿病?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据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报告显示,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患病人数大概是1亿。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是36.1%,治疗率是33.4%。糖尿病高发却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小新教您如何通过黄金饮食逆转糖尿病发展!

逆转高血糖的黄金时间

高血糖人群的血液粘稠,血流缓慢,处于高凝状态。血管狭窄,出现动脉斑块,容易发生脑梗、心梗等危险疾病。

1、损伤全身血管

影像学显示正常心脏左冠的血管很光滑、粗大,但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狭窄且细。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治疗,大约10-15年即会形成下图右侧的影像,继续任其发展,所有血管都会闭塞,大大增加心梗风险。

2、把握黄金时间

糖尿病发现越早,越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越大。新发高血糖第1年,为逆转高血糖的黄金时间,大约70%的人可以恢复。高血糖第2、3年,完全恢复的可能性降至50%甚至30%。

3、规律体检

规律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不明确自己血糖高有多长时间。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熬夜、肥胖、易激动等危险因素,每年至少测一次血糖。

逆转高血糖的黄金饮食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喜欢高糖高油饮食或是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规律等人群,都可以通过黄金饮食法延缓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1、讲究淀粉的摄入

猪肉炖粉条、牛肉炖土豆中都含有土豆淀粉,但土豆炖牛肉中的土豆会大大升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病发。日常生活中如何选择、制作淀粉食物避免高血糖的发生?

淀粉吸收度

淀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肠道的吸收度不同。肠道容易吸收的淀粉,血糖升高明显;不易吸收的淀粉有利于控制血糖。

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辅助控制血糖。粉条中富含抗性淀粉,有利于控制血糖。

土豆煮熟后淀粉易被吸收,冷却或风干后抗性淀粉的含量明显增高,且稳定。温度低于°,抗性淀粉不易被破坏。

土豆的黄金搭档

土豆与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搭配,更适合糖尿病患者。芹菜、莴笋、西红柿都是土豆的黄金搭档。

土豆的烹调方式

土豆越熟越烂,抗性淀粉越少,且加工越精细,抗性淀粉越少。虽然土豆温度低时,抗性淀粉较多,但肠胃功能差的群体不适宜食用。

炝炒土豆丝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适合高血糖人群。油炸土豆经高温烹调,抗性淀粉明显下降,且高油食物不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2、食物营养密度

糖尿病患者对升糖指数较为敏感,但升糖指数=升糖速度,并不代表营养成分含量。只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zd/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