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宝宝尿尿的,见过宝宝尿这么多颜色吗?黄色,红色,白色,蓝色······爸爸妈妈们千万要注意了,颜色不正常的尿液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反应。
正常的尿液大多数为淡黄色液体。而长期尿黄可能存在某些疾病,所以,宝宝的身体健康可参考尿液颜色情况而定。
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颜色的尿液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深黄色尿
当宝宝尿液呈现较深的黄色时,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
生理性尿黄
1.夜间尿液浓缩。
夜间尿液浓缩会导致宝宝在清晨的尿液颜色较深,这种情况属于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
2.宝宝上火。
小儿上火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有尿黄,因水分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的颜色也会较深,一般在补充液体以后,尿液的颜色就会变淡。
预防上火,要注意多给宝宝喝水,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配方奶粉和鲜奶等是高热量的食物,喂养时建议搭配清火产品。
3.食物和药物引起的尿黄。
胡萝卜、蜜柑或橘子中含有胡萝卜素等物质,可使尿液和皮肤变成深黄色,停吃这些食物后,尿液就会正常。服用痢特灵、核黄素、黄连素及某些中药后也可引起尿黄。因食物和药物引起的尿黄不必紧张,这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后的正常变化,停用后即可好转。
病理性尿黄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会引起尿黄,但新生儿和周岁以内的婴儿尿路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患儿只出现发热、不愿吃奶、脸色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并非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
当发现宝宝在排尿时出现哭闹,或出现尿频、顽固性尿布疹时,可能存在泌尿器官的感染,应及早去看医生,常规检查尿液。
2.黄疸
黄疸病人的尿液持续出现深黄色,尿液泡沫的颜色也是深黄色。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胆道梗阻、新生儿溶血症等,有的肝炎患者早期在还没有出现黄疸时,小便的颜色就已经变得像浓茶似的。这时医院就诊。
2
红色尿
红色尿是尿液颜色异常中最多见的,有下面两个方面的可能。
食物或药物的影响
多见于食用了一些带有天然色素的蔬菜水果如甜菜根、山莓等,会使尿液呈现红色,服用酚酞、大黄等药物也会使尿液呈红色,这些情况不用担心,红色尿液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多喝开水,停止食用相关的食物或药物后,情况就会慢慢还原。
当发现宝宝有红色尿时,首先要检查宝宝是不是服用了上述的药物或食物,排除了能使尿液变红的药物和食物后,可进一步检查。
血尿
红色尿液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血尿,是由于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的缘故。(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通常毫升的尿液中混有1毫升的血液,肉眼就能看出,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是指肉眼看不见,但在显微镜下会检查到尿液超过一定量的红细胞。)
血尿的出现大多标志着身体患了某种疾病,但是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上百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尿。如果血尿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如果血尿伴有腰部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尿急、尿频、尿痛、发热,多为泌尿系统感染。
不同年龄儿童引起血尿的疾病不同。新生儿期的血尿多见于新生儿期自然出血,泌尿系统畸形,如多囊肾、海绵肾、输尿管畸形以及肾静脉血栓和先天性的肾盂积水。婴儿期的血尿可见于尿道口溃疡、炎症、肾脏肿瘤、肾静脉血栓以及溶血尿毒综合征。学龄前儿童多见于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尿道炎症和外伤,以及肾脏肿瘤。年长儿血尿往往是肾炎、肾结石、结核所致。
这些情况需要医生详细检查,做出判断。
3
白色尿
宝宝排出白色尿液并不常见,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
生理性原因
在天气较寒冷的季节,有些宝宝的尿液呈白色米汤样,这种情况多为生理性的。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尤其是进食含有草酸盐和碳酸盐类较多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或香蕉、橘子或柿子等水果时,尿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这样的尿放置后容易有沉淀,加热和加酸后白色沉淀物会消失。
这种白色尿对孩子的健康无害,只要平时多给孩子喂些开水或口服维生素C,几天后白色米汤样尿就会消失。
病理性原因
乳糜尿:
乳糜尿是指含乳糜微粒的乳白色浑浊尿液.如果尿中还同时含有红细胞,则外观呈乳红色,称乳糜血尿。乳糜尿的特征是小便混浊如乳汁,或似泔水、豆浆,故名。斑氏血丝虫病流行会引起乳糜尿。医院请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4
红褐色尿
红褐色尿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多为病理性的,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的缘故,需就医治疗。有少数人在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药后,也会排出红褐色尿,停药后就会消失。
5
蓝色尿
这种尿色并不常见。当宝宝误服亚硝酸盐、氯化物时,医生用美兰治疗,因美兰的代谢产物是蓝颜色的,宝宝的尿色就变为绿色或蓝色。这种蓝色尿属正常现象。此外氨苯喋啶、苯胺、靛脂肪等药物也可使尿变蓝。
一般来讲,多数肾脏疾病都会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异常,专家建议:应每半年给孩子检查一次尿常规,如果实在无法做到,也应尽量保证每年给宝宝做一次尿常规检查,以便能尽早发现问题。以上观点仅作为分析参考,实际生活中,引起尿液颜色不正常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宝宝的个体差异,食物、药物的影响,疾病等等。家长在观察判断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不要轻易得出结论,以医生诊断结果为准!
有趣又专业的母婴护理
微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