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体检查什么这13个检查项目必不可

糖尿病友体检查什么?这13个检查项目必不可少,别漏了!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身体检查这件事也越来越重视,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而作为糖尿病人,体检是更加不能错过的,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出现。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做哪些检查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糖尿病诊疗中有些检查是必不可少,也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下面列出了一份检查项目的清单来与大家分享。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糖尿病病友应当定期进行的身体检查,应该检查哪些项目呢?

血糖

监测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时)。

频率: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未达标时(或治疗开始时)≥5次/天,HbA1c已达标时2~4次/天;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HbA1c未达标时每周3天,5~7次/天,HbA1c已达标时每周3天,2次/天。

意义:反映实时血糖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是糖友日常管理的重要和基础手段。

糖化血红蛋白

频率:每3个月检查一次,达标者可半年检查一次。

意义:反映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频率:每2~3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尿常规

频率:每1~3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判断是否出现了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等可能的并发症。

体质指数

频率:每3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通过体质指数可以判断体型,除了可以提示超重、肥胖的风险外,还可以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

血压

频率:每3个月检查一次,血压升高和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每周一次。

意义:高血压可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眼部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糖友需要定期检查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血脂

频率: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糖尿病本身就会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当同时存在血脂异常的时候,风险将会更高,检查血脂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可能的并发症。

肝肾功能

频率: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一方面了解有无肝功能异常,同时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禁忌使用。

心电图及心脏彩超

频率: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心脏供血不足及心功能状况,协助糖尿病性心脏病早期诊断。

骨密度

频率:每年检查一次。

意义:糖尿病可引起骨质疏松,糖友应定期检查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情况,预防骨折发生。

眼底检查

频率:无异常者每年检查一次,有病变的患者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

意义:筛查糖尿病性眼病,并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糖友初诊时就应做眼科检查。

足部检查

频率:每天自查足背动脉及足部皮肤,每6~12个月到专科门诊检查一次。

意义:及时发现足部是否有破溃、神经病变等问题,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频率: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检查下肢血管狭窄程度、血流量、血流速度等。

神经系统检查

频率:一般患者每年检查一次,病程长、合并血管病变及危险因素者3~6个月检查一次。

意义: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经肌电图、立卧位血压、10g尼龙丝触觉检查等,辅助诊断肌肉及神经损害。

经皮氧分压及踝肱比

频率: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检测频率

意义:反应踝以下皮肤微循环状态,筛查糖尿病足,预防坏疽。

4项检查,了解糖尿病控制情况

1、血糖

血糖的高低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说明了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成果。如果血糖一直居高不降,就说明也许是治疗手段或者吃的药物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改正治疗方法。

静脉血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较血糖仪监测更为准确,体检时糖尿病病友不妨测一下,做到心里有数。

2、血脂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自己的血脂来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血脂主要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如果出了血脂比较高的情况,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将血脂降下来,以预防高血压合并高脂症。

3、血压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的风险明显增加,需要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l/4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