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谁选谁东西湖区第三届道德模范推评,喊你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在武汉临空港

谁是你心中的道德模范?

谁的事迹最值得学习?

东西湖区第三届道德模范推评活动

开始啦~

投票时间:发布之日起至8月28日24:00

为方便大家尽快完成投票

贴心的小编

将选票通道放在了前面

如果你想了解

候选人更多的故事

请动动小手往后拖噢!

投票通道

经过多方推荐

此次投票

有25人纳入候选人名单

他们有的不计名利,无私奉献数十年

有的爱岗敬业,取得突出成绩

有的传承家庭美德,弘扬社会新风

……

在武汉临空港赢得了群众称赞

他们是

候选人介绍

1

罗敏

大胆改革创新

让居民家门口享受三甲医疗资源

罗敏,女,年10月生,常青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支部书记,中共党员。

年进入常青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大胆改革,创新绩效工资制度和基层医患结对诊疗模式,带领中心职工完成了东西湖区首批基层单位“提档升级”,同年10月通过了“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年10月通过了“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次提升甲A级”评审,实现居民在家门口以一级医疗收费标准,医院优质资源。

她带领中心职工积极开展与社区共建活动,推动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工作并进。年被评为第四届“常青好人”。

2

王艳芬

扎根农村美术教育24年

向30多名贫困生资助学习用品

王艳芬,女,年7月生,初中高级美术教师,年9月参加工作,就职于东西湖区三店中学(现东西湖区三店学校)。

24年来,一直服务于农村美术教学工作,先后向3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生活学习用品。

她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师生陶艺作品连续多年受邀参加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湖北美术院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展出师生作品。

个人事迹先后在湖北经视、武汉教育电视台、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曾荣获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武汉市首届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

3

曹云生

家里事再大也是小事

社区事再小也是大事

曹云生,男,年12月生,常青花园12小区业委会主任,中共党员。

年进入常青花园担任业委会工作后,秉承“家里事再大也是小事,社区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原则,社区大小活动、发生危情他都坚守在现场。

他积极学习党政理论政策,对错误言论敢于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进行批驳。反复听取业主意见,积极沟通协调,成功使小区成为武汉市首批旧小区加装电梯小区。

每晚坚持小区巡逻。他关照社区空巢老人,连续三年资助贫困学子。每年整理工作档案几十本,分类细致规范,成为其他单位学习的样本。曾连任两届东西湖区人大代表。

4

陈望梅

退休不退志

坚持参加志愿活动为人民服务

陈望梅,女,年7月生,将军路街将军路社区普通居民,中共党员。

年退休后,主动请缨成为一名金晖志愿者,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坚持义务清扫家门口近米街道,义务维护辖区网吧秩序长达5年,并做有详细记录。积极参与武汉市文明创建卫生清扫,主动分担居委会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成为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的联络员。

荣获武汉市年文明市民称号,年区级“我身边的好党员称号”。

5

吴新建

坚守公交不言苦

亲力亲为走遍湖区

今年57岁,有着“活地图”称号的吴新建是东西湖区运管所公交管理办主任,也被称为交通运输线上的年轻老兵。

刚担任主任时,他便面临着农村二级客运车辆下线与东西湖区公交全覆盖上线的重任,他白天则带领工作专班驱车前往每一条线路实地勘察,晚上写方案,做计划。三个月驱车四千多公里,方案也改了十几稿。

为了更加详细了解区农村二级客运95台车辆的运营状况,合理确定下线经济补偿问题,他顶着高温连续十几天,天天跟车往返每一条客运线路,在车上一坐就是一天,并随时做好流量调查,午饭就在路边摊解决,有时就啃两个馒头。

“老吴,你都一把年纪了,有些事让年轻人做就好了。”他说公交管理是他的本职工作,只有在第一线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

他曾荣获东西湖区第六届劳动模范、武汉市城乡建设工作先进个人、东西湖区春运工作先进个人、武汉市交通运输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6

李枸宏

日常工作

填满生活的全部

李枸宏,男,年10月生,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部部长,农工党员。

7年他被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城投集团作为骨干型人才引进到单位。十年如一日,每天下工地、熬夜加班一直都是他的工作常态。在他超强的工作劳动下,东西湖区的道路建设目前已经有余个项目在他手中完工。让他最骄傲的是曾经用45天的时间建成了米公路。

他说“在追求速度和质量的同时,我最看重安全,我每天下工地都保持跟工人交流,安全教育是我跟他们谈的最多的话题”。

多年来,他经手的工程无一例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发生。天除了过年,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就连年迈的老母亲,也只能双休回去陪她吃个饭。“这种工作常态化我已经习惯了,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我每天都干劲十足!”他说。

年荣获东西湖区第六届劳动模范称号。年荣获武汉市第十七届劳动模范称号。

7

彭先进

初中毕业“夜读”成行业专家

单亲妈妈靠“多肉”年入百万

彭先进,女,年3月生,柏泉街西二大队群众。

年,离异的彭先进带着儿子从丹江口移民到东西湖,住进了柏泉西二大队的彭家庄。“刚来时,只能到处打零工。”在东西湖农科所打工的这短短两个月内,她接触到了一种新的植物种类“多肉”,而就是这个契机让她开启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她早上四点半钟就起床去园子里面干活,天黑才回家,一天一顿饭。初中学历的她晚上在电脑上自学“多肉”植物的种植,那时她自学的笔记就有三大本。

彭先进的坚持没有白费,经过几年奋斗,她的种植园从原先的66平方米扩大到了亩,通过电商平台,所种植的“多肉”观赏植物销售到全国各地。

创业的几年间,她曾荣获湖北省移民创业之星、武汉市移民创业明星、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8

刘芬

把矫正对象当朋友

14年感化名服刑人员

刘芬,女,年4月生,东西湖区司法局常青花园司法所所长,中共党员。

刚到单位的她被同事称为“幼儿园小朋友”,在同事眼中,是一个纤细文弱的女子,但是骨子里却透露着一股不服输的品质。

她坚持“把群众当亲人,视工作为全部”。社区矫正工作对象都是有劣迹的服刑人员,是社会的“消极面”和“阴暗面”,更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她把矫正对象当朋友,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保持密切交流,用心用情用力感化他们。至今被她教育、感化的矫正对象有人,无一人再次违法犯罪。

十几年来,整个常青花园都布满了她的足迹,近三年,她上门调解的民间纠纷就高达件,成功率为%。

她始终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换位思考,多去多看”的工作态度,把可亲、可敬、可爱的司法行政干警的形象树立在了老百姓的心目中。

年她先后荣获“武汉市十佳勤政廉政标兵”、“武汉市第十七届劳动模范”,所负责的司法所年作为全区唯一代表被评为武汉市“十优满意单位”。

9

袁磊

夫妻双双把疆援

获评“博乐市最美教师”

袁磊,男,中共党员,金银湖中学教师。

年,袁磊主动申请到新疆博乐支教。他克服-36℃的极寒天气和水土不服,用自己的能力和坚持,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经验。

他几乎每周要上一节校内示范课,主持校内教研活动20多次,参与全州的业务主讲6次,他辅导的2名新入职年轻教师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教师说课大赛中获奖,他本人也被评为“博乐市最美教师”。

年,援疆期满即将返程之际,面对校长的挽留,他决定继续援疆三年,并动员当历史老师的妻子远赴新疆,传出一段感人的“夫妻双双把疆援”的佳话。

10

陈冬芝

辞去工作照顾婆婆

久病床前有孝子

陈冬芝,女,年1月生,慈惠街渔门大队居民。

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与婆婆关系融洽,从未闹过矛盾。年3月,婆婆突然中风,住院治疗期间,她不顾同事苦苦挽留,毅然辞去工作,床上床下地精心照顾婆婆一个多月。

婆婆出院后,陈冬枝主动提出与婆婆一起居住,无论寒暑,每天晚上都要起来三四次,抱婆婆上厕所,及时为婆婆换洗衣服被褥,使婆婆的床上身上总是干净清爽。无论多忙,她都坚持陪婆婆拉家常,还经常泡好茶备好零食点心请左邻右舍陪婆婆聊天。在陈冬枝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大大好转,气色好很多,说话吐词也清晰很多。

现如今,陈冬枝还守候在婆婆身边悉心照顾,从未出过远门。每当谈起媳妇,婆婆毛运枝总是流着泪说:“有这样愿意照顾我的儿媳妇,真是好!真是好!”

11

郑厚玮

为社区居民义诊10年

把忠诚奉献刻在儿子心上

郑厚玮,女,常青花园居民。她是一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医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8年入住常青花园之后,她坚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不代表服务群众的事业也跟着停止”的观点,主动在社区开展每周义诊,为邻里街坊提供疾病检查和咨询服务。针对每位患者她都随时做好病情记录,10年下来,近人次接受过她面对面的治疗,平均每年多人次。

她总结出一套“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保障“十六字真言”,为老龄化社区的保障工作提供了借鉴思路。

在平时,她常常告诫儿子:“我们为国家工作,一定不能挑挑拣拣,应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母亲长期的教诲深深的影响着她的儿子。年8月20日,她的儿子黄群在抢救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时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

12

颜学千

90后盲人创业者

用自强扶助盲人

颜学千,男,28岁,康之道盲人按摩创始人,湖北康之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7岁因病失明,14岁开始学习按摩技术,21岁艰辛创业,凭借过硬技术,优良服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28岁终在武汉三镇开办了33家盲人推拿连锁店,并为帮助多名盲人实现就业创业。创办中医技能培训学校为数百名家境贫困学员提供免费培训。

事业取得成功的他不忘师恩,十分关心盲人孩子的学习成长,在曾学技的学校设立励志奖学金。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武汉各地区多次组织义诊,回报社会。

13

潘迪

90后城管队员

身兼四职的“变形金刚”

潘迪,男,29岁,中共党员,武汉市东西湖区径河街城管执法队协管员。

除了坚守城管本职岗位外,他还承担了交通协管、消防救火、应急救援等工作。

工作七年来,他常备四套制服,肩负着四种责任,每天在四个角色中频繁切换,经常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7点。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他总是与同事们一道冲锋在第一线,为辖区的和谐与平安贡献力量。

在领导眼里的他是好帮手,在同事眼里的他是好兄弟,在群众眼中他是一个有四重身份的“变形金刚”。

14

胡继川

带领红手环小分队

4年如一日为居民送健康

胡继川,男,51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他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医院神经内科精细学科布局、开拓业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余项,四次获得省市级卒中防治荣誉。

年10月,在他倡导下,医院组建成立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开启漫漫科普路。在他带领下,红手环从最初不到30人发展为现在的余人,行程五千多公里,走遍全区10个基层卫生院和吴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下乡义诊宣传多场次,发放科普宣教资料余份,惠及临空港近30万百姓。

“红手环”被多次授予“全国优秀红手环志愿者单位”、“十佳青年志愿服项目”等荣誉,年红手环志愿者团队获得全国唯一的“感动中国奖”。

15

曾小斌

外企党员模范带头

做透每件“小事”

曾小斌,男,37岁,中共党员,武汉林骏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生产课副课长。

刚入职时,他正视自己在文化水平方面的不足,凭着一股韧劲和钻劲边恶补文化边训练工作技能,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逐步成长为中层管理人员,并于年7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坚持“工作无小事”和“客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工作理念,曾为了满足客户对某一产品出货要求,他连续8天吃住在车间,不分昼夜地对生产工序进行反复研究调整;当接到客户反映产品有瑕疵的电话时,他深夜冒着风雪第一时间将合格产品送到客户手中。

他想方设法向部门员工灌输“诚信”理念,创新“诚信理念四纳入”工作法:纳入部门例会,纳入学习培训,纳入产品研究和纳入文体活动。

16

袁少武

八旬老党员

三十五年编修地方志

袁少武,男,79岁,中共党员,原辛安渡小学教师。年他开始负责地方志编纂工作。退休后,他主动请缨,义务继续从事地方志的编修。

“趁我现在还写得动,要继续为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发光发热,用笔记录下这片土地的发展历程。”他说。

直至年,他完成了50多万字的《辛安渡街志》打印稿,使辛安渡街成为全区唯一的成书单位。期间,他曾突发中风,但身体稍有好转就立马投入工作。

他主动担任社区居民委员,工作之余常在村湾巡逻,嘱咐各家各户“防火防盗,互相关照”;村里进行村湾道路硬化工作,遭遇村民不理解时,他主动在自家墙上刷上“修路不容易,大家要珍惜”的宣传语,在他的带动感染下,所在社区邻里关系和谐,多年来未发现偷盗现象。年,他被授予武汉市文明市民的称号。

17

柏泉林特站野保护鸟队

7年艰苦守候

换来一片“候鸟天堂”

年,为了保护府河湿地的各类候鸟,柏泉街林特站职工和附近村民等25人共同组成了柏泉林特站野保护鸟队。

每年的10月,当数以万计的候鸟到府河湿地越冬时,护鸟队就正式“上岗”,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轮流在湿地岸边日夜值守。

修补围栏,排查可能伤害鸟类的各种隐患,沿着0亩的区域进行巡查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为了不破坏鸟类生存环境,他们的休息地点仅是3座帐篷。里面无水无电还不能生火。天气寒冷实在冻得不行的时候,白天他们只有靠不停地走路来取暖,深夜只能挤着睡来取暖。

他们的坚守,取得了“三个全国罕见”的成绩:距离市中心仅30分钟车程还能形成“候鸟天堂“,全国罕见;多年来依靠地方政府引导,相关企业出资,民间志愿者搭建露天帐篷进行24小时值守等方式进行保护,全国罕见;府河湿地虽非保护区,但每年聚集的水鸟稳定在四五十种、2万只左右,数量和种类不逊于一般保护区,全国罕见。

18

易磊

守正、创新、奉献

用热情宣传“青春临空港”

易磊,男,33岁,中共党员,现任现任团区委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科员。

年7月调入团区委接手宣传工作以来,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宣传、青年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流文化。在团区委党组鼎力支持下,他创作完成微电影《梦想N+1》,展现临空港创业就业良好环境,获第五届中国微电影大赛特色奖。

“青春临空港”新媒体矩阵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扩大,粉丝量由1余人飙升至44万,累计获赞万次、浏览量1.6亿次,在全省共青团系统名列前茅。

他作为七军会志愿者主管,尽职尽责,主动熟悉使用志愿者管理系统,组织开展多次测试赛,圆满完成七军会执委会交办的所有任务。他曾获市、区优秀团干称号。

19

黄必顺

基层老干部勇挑重担

破征收难题

黄必顺,男,中共党员,57岁,年9月调任吴家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分管房屋征收工作。

吴家山街房屋征收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多、被征收人上访、代办公司工作人员乱作为和多个项目停滞不前等矛盾突出,黄必顺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开启“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模式,带领征收专班攻艰克难,探索红色征收新路径,一个月时间,完成海口村片的全部签约,老百姓自发地送给街道和项目部30余面锦旗,零上访,赢得老百姓的赞誉,由接访到接受锦旗,这在吴家山街的房屋征收工作开创了历史先河。

20

黄涛

社区书记赶超拼搏

成居民的解困“灵石”

今年41岁的黄涛是新沟镇街燕岭社区委员会书记,他部队退役后毅然回到燕岭,0年随着国有企业相继改制,燕岭转眼间变成了一个由近0名离退休职工、0多名下岗职工,还有大量流动人口组成的大型社区,他毅然留下来处理繁杂的群体上访等问题,一做就是13个年头。

年黄涛临危受命,担任新沟镇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所所长,面对业主的不理解、不配合,黄涛同志带头逐门逐户进行宣传、劝说,对个别拒绝整改的经营户,黄涛曾在两天内15次到同一位业主家做思想工作。该业主经不住他的耐心宣教,也为他的执着和热忱所感动,主动拆除了违规设置广告设施。

年5月,黄涛同志回到燕岭社区任委员会书记,至今社区老旧房屋的漏水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被居民点赞。

21

蔡兰兰

任劳任怨照顾公婆

承包家庭“幸福值”

蔡兰兰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媳妇,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

工作中,她认真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生活中,她牢记“孝”字,贤妻、孝媳她当之无愧。

年,与她生活了24年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她每天扶婆婆走路、为婆婆洗澡、喂水喂饭,就连上厕所也是她亲自伺候。近几年九十多岁的公公也患上了老年痴呆和重度糖尿病,基本丧失生活能力,为了不让老人受苦,她抛开了传统的思想禁锢,为公公洗澡、扶公公上厕所。

这么多年,两位老人无论大病小病,她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照顾老人。“虽然很累,但是我感觉生活很幸福,因为我跟两位老人关系都处的很好”,蔡兰兰说。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蔡兰兰将中国的孝道发挥到了极致,也正是因为她的坚守和付出,让整个家庭十分和谐幸福。

不幸的是,年,从事医生工作的丈夫突发急性心梗,也倒在了病床上。一边是久病的公公婆婆,一边是卧床不起的丈夫,她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如今公公婆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老公也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22

李齐珍

照料卧床女儿35年

用信念诠释爱

李齐珍,女,73岁,长青街四大队村民。她35年如一日的照顾因病致残,卧床不起的大女儿。

4年,当时60岁的老伴又突发中风,从此行动不便,生活也需要照顾,从此李齐珍一肩挑两头又是15年。李齐珍凭着顽强的毅力勇敢地向命运挑战,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照料着父女二人,秉承良好家风,亲情至上,用35年时间践行对残疾女儿的承诺,诠释大写的母爱。

看到母亲既要挣钱养家,又要照顾大姐,李齐珍其他的2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比同龄孩子早熟,尽力分担家务活。他们兄弟姊妹已经商定,等父母都百年后,会一起来照顾大姐,继承好母亲树立的好家风。

23

张芳

转岗护理员

把每位老人当家人

张芳,原走马岭卫生院护士,08年底因卫生体制改革成为走马岭福利院护理员。

她将福利院每位老人都当做自己的家人,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家庭情况都烂熟于心。她发挥护士专业专长,曾在老人突发癫痫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时,通过细心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量血压血糖判断病因和交替喂食的方法让老人解除危机。她自创两层隔离法解决瘫痪老人房间异味难题,换洗省时省力,房间重回整洁。她的真心、认真、专业得到了福利院老人的认可,是老人们心目中信赖的“亲人”。

24

阮晶

小针刀解决大麻烦

红初心传递仁医心

阮晶,女,49岁,中共党员,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从医27年有余,师承多位知名专家教授,擅长针刀医术,主治颈肩腰腿疼等疾病。她开设中医特色治疗科室,依据医学哲学理论,探索“思想调和与针刀医治并重”治疗技术方法,治疗病患5万人次以上,治愈率达90%。

年荣获湖北省乡镇名医称号,年荣获武汉市基层中医名医称号。《湖北日报》、《武汉晚报》、斗鱼网以“小针刀解决大麻烦,红初心传递医仁义”为主题相继对其进行报道与直播。

25

朱少敏

奋战抗洪排涝一线

坚守共产党员初心

朱少敏,男,54岁,中共党员,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城市排水疏捞队队长。从事水务工作30多年,秉承匠心精神,人如其名“少于言,敏于行”。

他始终抗战在抗洪排涝的第一线,是排渍英雄队伍的掌舵人。他始终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在同事心中的印象中,他每天都是早起晚归,多年从未休过一次年假。他的足迹遍布易渍水地段清淤现场、各类在建工地、应急排涝涵洞等。6月20日,强降雨袭击吴家山,主次干道不同程度渍水,他启动应急预案、召集队员、调配应急抢险设备,站在水中指挥,这一泡就是20多个小时,手机进水、皮肤发炎红肿瘙痒……他始终咬牙坚持,直到交通要道恢复通行才离开。

正是有了朱少敏他们这样“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砥砺前行”的队伍,我们的城市才会每天不一样。

END

资料来源-东西湖区委宣传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d/9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