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S糖尿病患者因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良与血运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相关。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该类患者中与更好的预后相关。

——摘自文章章节

背景和目的

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在这些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因此来自英国伦敦盖氏和圣托马斯NHS基金会信托基金的腔内血管外科的T.Yap教授和他的同事对该中心的患者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确定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该患者队列的长期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与预后独立相关的其他因素。结果发表于权威杂志JournalofVascularSurgery。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为接受腔内血运重建术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的连续的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细节、每日毛细血管血糖和血红蛋白A1C水平,并对照研究终点进行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

例患者共成功治疗了条膝下靶血管。KaplanMeier估计1年和2年的无截肢生存率分别为74(3.3)%和63(3.7)%,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1(4.2)%和50(4.9)%,辅助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9(5.2)%和55(6.1)%,二次通畅率分别为71(3.8)%和59(4.1)%。COX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高毛细血管血糖水平是二次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HR1.49(95%CI1.31~1.78),P=0.)。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无截肢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69(1.04~2.75),P=0.),无肢体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HR1.96(1.16~3.27),P=0.),基线eGFR与较高的无截肢生存率(HR0.52(0.31~0.87),P=0.)相关。

图1.围手术期葡萄糖对A.二次再狭窄和B.通过Kaplan-Meier分析免于MALE的影响的对数秩检验(CBG–毛细血管血糖)。

图2.KaplanMeier分析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无截肢生存率(AFS)的影响的对数秩检验。

表1.患者的人口统计数据。

表2.Cox回归分析显示预测二次再狭窄、无截肢生存和免于MALE的独立因素。

研究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良与血运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相关。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该类患者中与更好的预后相关。

审稿及组稿: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崔超毅医师

编译: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张省博士

编辑:血管资讯Oliver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d/9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