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90912/7461259.html
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全国人民共同和新冠肺炎作斗争,在最初的确诊数据中,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冬季天气寒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更加不能松懈。为呼应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护士与糖尿病”,医院从11月5日到16日举办“线上蓝光+线下义诊”活动,将糖尿病防治教育、宣传和公益活动进行到底。活动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蓝光行动糖友圈”让大家有了组织,同病相“知”更亲切11月5日,医院健教室、宣传部组建了第一个“联糖日蓝光行动糖友圈”群,患者开始扫码入群。随着糖友圈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快又建了第二个群、第三个群。这首先得益于太糖门诊部、住院部各病区、护理部、健教中心等的医护卫教人员在平时的精心付出,也充分体现了广大糖友对太糖诊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专业实力和服务水平的认可。
言为心声,糖友们的交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太糖医护人员一以贯之的专业工作和“九心”服务表示认可和感谢。如:“向太糖所有工作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祝(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的所有领导和医护人员健康平安!你们医术精湛,我们十分满意。谢谢各位!”二是对建立这样一个专业、专门的糖友交流群表示认可。如:“太糖的医生护士们,各位糖友们,咱们在这个大家庭又团聚了,希望大家互相关照!”“这个群建得非常好,很有必要,是糖友向往的好事,今后大家有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专业医学人士也有了传播控糖知识的新舞台,深得糖友喜爱。”三是糖友们真正进行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优质交流。大家分享抗糖歌曲、运动操,以及像《阿尔茨海默病真的是3型糖尿病吗?》等学术文章。
一位糖友“晒”出了自己11月9日午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11.9”,立即有另一位群友提醒“有点高哦”,并给出了很靠谱的建议——“多运动,少吃多餐,餐后40分钟走路、1小时别睡觉”。第一位糖友也坦率地“承认”——“我每天一早一晚吃了饭就去走路,就是中午坚持不了”。第三位糖友为他打气——“少吃主食,多吃副食,餐后多运动,会好些;先走一小时再午休”……这温馨和谐的一幕就是“联糖日蓝光行动糖友圈”群里的日常。三个群里的近名糖友,绝大多数都曾有过在医院的就医经历,不少人也都加入了“糖尿病共同照护系统”,从大家的聊天记录中也可以看出,太糖的共同照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糖尿病健康教育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糖友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这个大家庭里,糖友共同做一件改变糖尿病的事最有意义预防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是根本。首先饮食要适当,不吃早饭、生活不规律都是诱因。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的消耗与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而紧张、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也是引发糖尿病的因素。11月7日到11日,太糖集中拍摄、制作了一批短视频。全国知名糖尿病专家袁群教授,省内知名糖尿病专家柳洁教授,医院桑建锦院长、段怀玉主任医师、张燕主治医师、陈林慧主任、张永红副主任医师、任旭峰主任、弓俊霞副主任、刘强副主任、张富国医师等拍摄了医疗方面的视频,师晓嵘主任、何亚丽主任、贾娇娇护士、冯燕红卫教师、史俊丽卫教师、郭艳芳卫教师、杜文华卫教师、王引护士、唐艳梅护士等拍摄了护理卫教营养方面的视频,内容涵盖糖尿病五驾马车、并发症专业诊疗、共同照护等。
在糖友圈里,人们互相常用的问候语都是“你血糖怎么样?”任何一个人在群里咨询,大家都会热情地送安慰,提建议。常常是短短几分钟,糖友们的回复就有二三十条了,涉及的话题包括如何治、咋控制、怎么战胜,几乎各种解答都全了,还有满屏的鼓励。正如一位群友所说:“不是有句话叫久病成医吗?有了这个群,不少老糖友对一般性的糖尿病问题也能解答,没必要什么问题都去问医生。实在解答不了的专业问题也可以随时向医护、卫教师营养师请教。”
11月14日联糖日当天,掀起了“线上蓝光”行动的最高潮——9:00-11:00视频投放及“红包雨”各群普降,11:05-11:30“有奖问答”正式开始,群友们通过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