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作者:高丽丽
糖尿病前期
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血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
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痴呆、肿瘤、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WHO标准
分类
空腹血糖
糖负荷后2h血糖
正常血糖
6.1mmol/L
7.8mmol/L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mmol/L,但7.0mmol/L
7.8mmol/L
糖耐量受损(IGT)
7.0mmol/L
≥7.8mmol/L,但11.1mmol/L
糖尿病
≥7.0mmol/L
≥11.1mmol/L
注:与WHO标准不同,ADA标准将IFG的空腹血糖(FPG)下限切点值下调为5.6mmol/L,且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6.4%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之一。
糖尿病前期人群分层
IFG
IGT
IFG+IGT
无合并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
低风险
低风险
高风险
合并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
高风险
高风险
高风险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年)中指出,α-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奥利司他等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其中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①阿卡波糖是目前唯一在我国获得糖耐量受损(IGT)适应证的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肠道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糖类食物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会引发低血糖,还能改善其他降糖药物的低血糖风险。
②不良反应有胃胀、腹胀、排气增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肠痉挛性疼痛、肠鸣音、便秘、肠梗阻、转氨酶升高等。
③禁用于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有因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患(如严重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者等。
双胍类
二甲双胍
①《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年)中指出,虽然二甲双胍在国际上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能预防糖尿病,但在我国尚未被批准用于预防糖尿病。其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还可减轻体重、降低FFA、降血脂(降TG、LDL-C)等,单独使用不会引发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②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胃胀、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乳酸性酸中毒、疲倦、乏力、头痛、头晕、味觉异常、皮疹、寒战、流感样症状、潮红等。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致维生素B12缺乏,禁用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未纠正者。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吡格列酮
①《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年)中指出,吡格列酮可使IGT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但存在体重增加、水肿等不良事件,且未获批用于预防糖尿病的适应证,故仅在进展为糖尿病风险极高且经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干预无效的个体中方可选择使用。其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FFA、TG、LDL)等,单独使用不会引发低血糖。
②注意有加重心力衰竭、加重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禁用于有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者。
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艾塞那肽、贝那鲁肽等
①《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年)中指出,GLP-1受体激动剂在减轻体重和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因尚缺乏长期的费效比数据,且未获批用于预防糖尿病的适应证,故仅在进展为糖尿病风险极高且经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干预无效的个体中方可选择使用。
②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厌食、体重减轻等。因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可能加重严重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或胃轻瘫者的胃肠道不适,慎用。有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若怀疑发生了胰腺炎,需立即停用。禁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家族史、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者。
减肥药物
奥利司他
①《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年)中指出,奥利司他在减轻体重和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②不良反应有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降低和排便相关异常,如次数增多、排油、腹泻、胃肠胀气、大便失禁等。
1.糖尿病前期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J].中医杂志,,58(3):-.
2.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6(5):-.
3.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J].药品评价,,16(7):3-10.
4.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57(9):-.
5.母义明,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内分泌代谢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8-73.
6.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7(3):-.
7.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8.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9):-.
9.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J].中国糖尿病杂志,,26(5):-.
10.王勇,等.年肥胖药物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5):-.
基层风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