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以及GLP-1激动剂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通过降糖治疗降低大血管事件风险已成为可能。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时,严格控制胆固醇并积极控制血压仍是改善患者大血管与微血管预后的关键举措。否则,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预后难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目标值
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值的确定,不仅要参考临床研究证据,也要结合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若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血压容易控制,可考虑将其血压控制在/80mmHg;若患者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或因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影病用药,可考虑稍微宽松的目标值,即/80mmHg;若患者不能耐受常用降压药物治疗,可考虑进一步放宽血压控制目标至/80-90mmHg。
二、关于血压测量
准确测量血压是做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前提。目前临床应用的血压计包括无液血压计、汞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多种类型,这些血压计均需要定期校验与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血压时需要按照现行指南要求进行规范化测量,如测量前的准备、患者体位、袖带尺寸与位置等。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对于患者降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仍具有重要义。现有研究显示,与24小时平均血压/85mmHg的人群相比,血压/85mmHg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高1倍。建议每年应为患者进行至少1次的动态血压监测,以评估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异常血压形态。
三、降压药物的选择
现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均能够获益。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应用2-4种降压药物方能使血压达标,因此没有必要过多计较各类降压药物之间的优劣。为糖尿病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考虑到其是否存在并发症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蛋白尿、心血管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对糖脂代谢潜在的影响、每日用药片数与价格等。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在早期阶段出现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因而建议尽早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以延缓收缩功能障碍的发生。UKPDS研究10年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强化降压治疔的优势在2年之后逐渐消失,这一结果再次论证了长期坚持降压治疗、维持血压持久达标的重要性。由2-3种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有助于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长期治疔依从性,建议优先考虑使用。
(医院郭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