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
我在做科主任和基层医生培训师的时候,做过一个“糖尿病问诊流程图”,那是对一名糖尿病医生的基本问诊要求。通过详细的问诊,您就会获得更加详细的资料,这对医生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非常有益。
(个人情况:吸烟、饮酒、司机、护士(三班倒)睡眠、性格、饮食运动习惯)-----被“陈刚大夫讲糖”覆盖的字,哈哈哈(糖尿病问诊流程图)
比如评估糖尿病分型的资料:年龄、体型、病程、有无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是否有过相关自身抗体方面的检查和胰岛功能检测?结果如何?-----基本上就对1型或2型有了个概念。
对身高、体重、腰围及其变化的问诊,就基本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有了概念,加上患者的血糖和用药情况,也有助于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力度。
心脑血管疾病史、家族史以及相关症候的问诊,加上血压、血脂、吸烟及其控制情况,对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有了概念。
有无四肢麻木、刺痛和感觉异常,有无腹泻便秘交替,有无体位性头晕等症候,就基本对神经病变的轻重有了认识;有无下肢冷痛、间歇性跛行或者静息痛,就对下肢动脉供血情况有了评估,对糖尿病足的预后就有了初步的判断。
等等。
这些概念的形成,决定了下一步重点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安排,是诊断病情最初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血糖控制目标?血压、血脂目标?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才能更加精准。
医学发展迅速,目前的糖尿病治疗更加主张:个体化精细治疗。不同的人在治疗目标上、治疗方案上都会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追求个体化就必须要找到这个个体差异。
就举“个人情况”的内容而言吧,吸烟、饮酒、司机、护士(三班倒)、睡眠、性格、饮食运动习惯,等等问题,您认为重要吗?您也不要认为医生在窥探您的隐私,或者是在“扯牛皮”。逐一分析您就会知道了:
吸烟----是独立的心血管高危因素,有人心脏支架都下了5个了,居然不忌烟,却纠结于血糖为什么不能从8降到6mmol/L的“失败”?可笑吗?丢了西瓜想捡芝麻。再说,吸烟对糖尿病足、眼底病变和神经病变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医生要问的。我想没有医生会对下过5个支架还猛抽旱烟的人上个心的,只是他不说而已。
饮酒----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很多人觉得喝酒后血糖反而降低了,殊不知低血糖风险也会加大了。二甲双胍是有酗酒禁忌的;大吃大喝会增加急性胰腺炎风险,在使用DPP-4抑制剂这种可能增加胰腺炎风险药物的时候,怎能不问?
司机-----您的手足麻木吗?您有低血糖风险吗?这种职业属于糖尿病高危职业,低血糖或许就会使您成为马路杀手。有糖尿病专家曾笑谈,看到司机是胖子的,前面有吃的食物的,他一般都坐后排或者不做。您晓得的......
三班倒的------护士职业只是一个代表,三班倒注定您吃饭运动不会规律,您使用的药物能不能适应?
睡眠-----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