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糖尿病患者会水肿,特别是血糖居高不下时,起初水肿只是发生在下肢和脸面,严重时会出现全身水肿,出现此问题时需警惕糖尿病并发症来临。
糖尿病患者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1、糖尿病并发心脏病
持续性高血糖会使得大血管发生病变,累及心脏,从而引起心肌病和冠心病。严重的患者会因为右心功能不全而出现水钠潴留,也有可能导致体循环淤血,从而引起双下肢水肿。此外患者也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心慌,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时,可发现缺血性改变。
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交感神经功能发生失常,从而引起双下肢静脉淤血,导致双下肢水肿。神经营养障碍同样也会导致轻中度浮肿,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肢体感觉减退或丧失。
3、糖尿病并发肾脏病变
糖尿病并发肾脏病变是引起身体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患者的肾功能受到损害,使得大量尿蛋白漏出,可形成低蛋白血症,从而使得患者双下肢、眼睑部位水肿,甚至会出现全身水肿。
4、糖尿病下肢血管发生病变
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出现病变时,会使得静脉血液回流受到阻碍,从而引起静脉高压,导致下肢水肿,一般是单侧性水肿,同时伴有局部疼痛,走路时疼痛感加剧。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发热,脉搏跳动速度过快。
5、糖尿病足
当糖尿病患者脚部皮肤或软组织受到感染时可引起水肿,患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以及破溃,有时会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流出。
6、糖尿病并发慢性肝病
糖尿病患者肝脏受到损伤时,会出现胸腔积液和下肢水肿,而且也会出现黄疸和全身无力。
7、营养不良
部分糖尿病患者为能降低血糖而过度节食,体内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需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含膳食纤维比较丰富食物,不仅仅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而且也能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8、受到药物影响
一些降糖药物以及降压药物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下肢水肿,只要停止用药后,水肿问题就能缓解。
9、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时,可导致眼底黄斑水肿。患者体内糖代谢发生紊乱时,会使得视网膜微循环出现障碍,血浆蛋白可渗入黄斑区,从而导致眼睑水肿,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甚至失明。
10、甲状腺功能减退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引起身体水肿,同时伴有便秘,全身畏寒,心跳速度过慢以及嗜睡等。
温馨提示
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糖尿病患者水肿,必须积极治疗。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降糖药物,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而引发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