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中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及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实在吓人!小编但愿自己不在里面。因此我们请来了-医院——哈佛医院糖尿病中心病房主任EnricoCagliero博士到访北京爱康君安,给客户提供会诊以及健康讲座,机会难得,不容错过!不要问小编为什么医院就排名第一了?呵呵,《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直就是这样排名的,不服不行,小编也就只能认了!
iKangVisitingPhysicianProgram
爱康君安国际名医会诊年11月9日到13日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乙十二号LG双子座大厦2层会诊与健康讲座客服预约:专科领域:糖尿病国际专家:Cagliero,Enrico,MDEnricoCagliero博士哈佛医学院副教授美国哈佛医院(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MGH)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管理主任、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主任EnricoCagliero博士为美国哈佛医学院副教授,获意大利都灵大学(UniversityofTorino)医学博士,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完成实习医与住院医的培训,在美国哈佛医院完成了内分泌科的进修培训,并从医院糖尿病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管理主任、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主任。
临床兴趣
糖尿病管理
内分泌
血脂代谢紊乱
医学教育
医学博士:意大利都灵大学(UniversityofTorino)
住院医培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
进修培训:美国哈佛医院(MGH)
医疗执照
内科
内分泌、糖尿病、代谢
科研进展
EnricoCagliero博士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启动了一项胰岛细胞移植的临床项目,为全科医生开发了一个数字化的II型糖尿病管理系统,并参与了对于患有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提升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项目。
EnricoCagliero博士还参与了几项多中心的开创性糖尿病研究项目,包括DiabetesPreventionProgram(DPP)项目,theDiabetesControlandComplicationsTrial/EpidemiologyofDiabetesInterventionsandComplications(DCCT/EDIC)项目以及LookAHEAD的临床试验项目。
医院排行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医院排行榜:哈佛医院(MGH)医院排名全美第一
糖尿病与内分泌科排名全美第二
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
糖尿病是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病之一,虽然不同年代流行病学研究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一,但其在我国人群中患病人数和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最新研究样本估测,我国成人中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及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若任其自然发展,我国将面对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健康、医疗支出与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在年,中国糖尿病治疗费用为22亿人民币,占国家健康支出的1.96%。年,费用上升至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和终末期疾病,占国家健康支出的18.2%。预计年将达亿元人民币。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诊断有WHO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目前国内采用WHO糖尿病诊断、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详见下表。
糖尿病前期为介于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之间的代谢中间状态,指空腹血浆葡萄糖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浆葡萄糖(2hPG)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存在IFG或IGT或两者兼具(IFG+IGT)。
美国ADA糖尿病诊断、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见下表。
HbA1cFPGmmol/L2hPGmmol/L正常<5.7%<5.6<7.8糖尿病前期5.7%~6.4%5.6~7.07.8~11.1糖尿病≥6.5%≥7.0≥11.1最新的糖尿病国际诊断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可以反映2-3个月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度,因此被长期用作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指标。大量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6.5%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均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糖化血红蛋白≥6.5%诊断糖尿病,有助于发现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我国糖尿病流行趋势
中国经济近30年快速发展,但同时糖尿病患病人数迅猛增加。20世纪80年代,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仅1.0%,年增至5.5%,年达到9.7%,年高达11.6%(采用HbA1c≥6.5%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率从年时的15.5%,增至年的50.1%(采用HbA1c5.7%-6.4%标准)。
爱康国宾血糖异常检出率
爱康国宾-年血糖异常检出率
年年年1-7月糖尿病患病率2.89%3.18%3.77%糖尿病前期率a4.99%5.17%6.15%糖尿病前期率b20.19%20.68%22.82%a:按WHO或中国标准;b:按ADA标准在糖尿病早期,主要是餐后血糖增高,空腹血糖大多为正常或正常高限。另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指出,我国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因此,常规体检中以空腹血糖(FBG)为主的检测方式,仅能反映一部分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客户情况。因此,爱康国宾体检客户中的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前期率实际上为以上数据的2倍左右,基本和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的调查数据相吻合。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将糖尿病发病风险高者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他们可能糖代谢正常(血糖正常性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可能为糖尿病前期。
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
成年人(>18岁)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高危因素,可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龄≥40岁;
既往有糖尿病前期病史;
超重、肥胖(体重指数≥24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静坐的生活方式;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患者;
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体内,存在着多种代谢紊乱,从病理生理学角度上看,此类患者有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高危险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窗口,但并不是采取降糖治疗的指征。而不良生活方式、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均为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虽然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不断增长,但糖尿病的知晓率及控制率却维持较低水平。《JAMA》研究显示,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知晓率仅30.1%,控制率仅39.7%。为此,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与早期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从整个人群层面积极推进生活方式干预,减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一方面从单个个体角度全面实施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糖尿病预防证据
里程碑式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显示:经过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糖耐量低减(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减少40.0%~50.0%。该研究是世界上最先开展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大型、随机、糖尿病一级预防临床试验。主要结果为:
糖尿病前期人群既是糖尿病、也是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高危人群。随访20年后不干预组中的93%发生了糖尿病,29%死亡,44%至少发生一次心肌梗死、卒中。
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不仅在积极干预期内有效地降低了糖尿病发病率,而且有长期的后效应,其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效果可延续14年。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依然降低了43%。干预组比对照组糖尿病发病推迟3.6年。
6年的积极干预显著降低20年随访期的糖尿病严重大血管病变“硬终点”——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9.0%,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41.0%。
生活方式干预试验使威胁视力的严重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和失明)风险下降47.0%。
大庆研究不仅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更重要的是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降低全因与心血管死亡风险。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就能产生如此明显的效果,如果持之以恒,一贯为之,则糖尿病风险乃至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会有更好的改善结果。
资料来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
《中华糖尿病杂志》
《J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