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离不开饮食、运动和药物,运动和饮食靠的是坚持和毅力,而药物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且糖尿病患者最难正确把握。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治疗上都存在不少错误的认知,不仅阻碍治疗,甚至还带来了病情反复或加重的严重后果。
以下8个糖尿病患者用药误区,你一定不要有。
误区一:一味追求降血糖,忽视低血糖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坚持吃降糖药,晚餐后的血糖已经达标了,但第二天空腹血糖却居高不下,甚至比晚餐后血糖还高,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苏木杰反应’,就是指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心降糖,好多时候都是好几种降糖药同时服用,容易发生低血糖。
而低血糖会在短时间内给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人体为了保护自己,就把抵抗低血糖的强大的升糖机制调动了起来。但是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能力较差,很容易矫枉过正,反而会出现高血糖。
所以,你平时测血糖时血糖不是低而是高,于是又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会造成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就应该找专业的医生调整用药或饮食等,而不应该一味地加药。降血糖,更要预防低血糖。
误区二:药物直接咽下即可,不用嚼大部分降糖药物直接咽下即可,但有一种降糖药物——阿卡波糖,需要嚼着吃。
常见的阿卡波糖类药物是:拜唐苹,主要是抑制人体对碳水化合物中糖分的吸收,因此,有效的前提是你吃了碳水化合物,而且应该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嚼服。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在服用拜唐苹,但有的患者降餐后血糖的效果不甚理想,纠其原因就是没有嚼服或不是随餐服用导致。
误区三:忘记服药,补上就可以?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忘记服用降糖药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盲目补服。
因为盲目补服降糖药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并发症较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其损害远大于糖尿病带来的身体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