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它的其中一个发病因素就是遗传。大家一听“遗传”二字感觉就是天生带的,先天的东西你怎么改的了,所以是不是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就治不好了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患者的情况陈某,男,56岁,北京海淀人,2型糖尿病,有家族遗传史,父亲、弟弟(糖尿病15年,有并发症,正在我诊所接受治疗)也患糖尿病。就诊前服二甲双胍降糖。今年5月7日来诊。
当时是他妻子陪他来治病的,其妻子是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与我是校友。
治疗过程
5月7日首诊早晨来治病时,听我跟他讲,治疗后要求吃西瓜,他本人没有过多反应。他的妻子看到同行的大夫这么年轻,心里就先凉了半截,一脸的不相信:“西瓜含糖那么高怎么还让吃西瓜?”。
我予以解释半天“点穴推拿疏通经络,恢复脏腑功能(激活胰岛功能)以后,不仅吃西瓜还要从今天开始停服降糖药。吃西瓜以后,血糖不仅不高还要降下来……”,讲解后,还是半信半疑,勉强同意治疗。
治疗当天下午,测吃西瓜后2小时血糖6.2mmol/l,吃西瓜后6小时血糖5.0mmol/l,都正常。
5月8日二诊次日一早复诊,妻子一脸的不悦,质疑的问,“大夫,今天早晨血糖8.4mmol/l,血糖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我当时回答:“昨天停了药,还吃了好几斤的西瓜,你丈夫2小时和6小时血糖不高反而降到正常范围。这说明我诊所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是对的。我是中医药大学硕士八年制毕业,医院临床的经验,不缺乏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知识。就是看到西方医学认识的局限,学了八年的弃而不用,反用我师父高从文医师这套治病理论方法。
至于今天早晨血糖偏高,你刚治了一次,高点也正常,慢慢会下来。”
5月9日三诊第三次复诊:一大早,患者说今天早晨血糖7.2mmol/l,也开始往下降,比昨天效果还好。
5月10日-5月21日患者出差。
5月22日-5月30日四诊至九诊接着治了六次,患者早晨空腹血糖6.0mmol/l左右,不但符合达到标准,而且现在不吃药了反倒指标比吃药还低。
5月26日
早晨患者来诊,“大夫,我试了一下,昨天晚上睡前吃了一大碗樱桃,今天早晨血糖6.2mmol/l,挺好,我感觉很好身上有劲,有力气,以前老是疲劳没劲、乏力。”
治疗后去国外出差,也不反弹,其妻子才彻底服气,后来还给介绍其闺女还有朋友过来治疗。
后期复诊6月6日-6月9日复诊两次
患者空腹血糖都在6.0mmol/l左右,在正常范围。
他本人又来找我辟谷减肥,10天体重减了20斤,空腹血糖也降到5.5mmol/l左右,高血压也正常了,达到/90mmHg,降压药也停服了。
6月21日
患者来电,说自己在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做了体检,各项化验指标基本都正常,糖化血红蛋白5.9%。
6月28日
患者复诊,“孙大夫,我是做果蔬气调保鲜的,这次去广东湛江出差调研了几天,那边的水果真好吃,我吃了大量荔枝、桂圆等水果,血糖还是正常。”
我叮嘱他虽然正常了,饮食还是要注意点,适当锻炼,及时复诊巩固。
结语我们看到所谓遗传倾向是相同条件下患糖尿病的几率更大,但不是一定会得,通过正确的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即使有遗传,糖尿病也不足为患。
陈某的血糖已经恢复正常,其弟弟糖尿病十五年,注射胰岛素16单位/天,空腹血糖14-16mmol/l,已出并发症,正在治疗,我们拭目以待。
孙大洋
男,中共党员,北京高从文中医诊所执业中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学硕士。
师承著名中医学家、少林内劲一指禅第十九代传人高从文医师,得其亲传。尤善特色查病,治疗不吃药、不打针,以点穴推拿手法为主,食疗为辅。
-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师从薛卫国教授学习“脊柱动静力平衡”理论,在颈椎腰椎病治疗方面颇有心得。参与撰写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擅长治疗:1、各种类型糖尿病、肌无力;2、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3、飞蚊症、眼睛干涩;4、前列腺疾病;5、痛风;6、辟谷(减肥、调理);7、心肌炎等杂症。
诊所订阅号
作用:医案、医话、患者感言、养生知识、讲座通知等等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