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本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88655.html糖尿病预防并发症,请记住双"ABC"法则!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而糖尿病的控制也要综合来考虑,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血糖上。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相关数据研究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无糖尿病者的2~4倍。与此同时,历时30年的“大庆研究”证明:
糖尿病的心血管等并发症
可以早期预防
可以早期预防
可以早期预防
早期预防的关键就是:要熟知糖尿病“ABC”法则,有助于降低患心脏病、中风或其他糖尿病问题的概率。识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及时预防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改善糖尿病预后。跟糖尿病息息相关的3项指标
A——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相结合而成的一种物质,反映最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大多数人的目标应低于6.5%。
目前发现它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直被医生誉为长期血糖控制监测的“金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以使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下降21%,可以使心肌梗死风险下降14%,肾脏、眼底等部位的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7%,外周血管并发症导致的截肢或死亡降低43%。
B——血压(bloodpressure)
控制血压同样重要,可以预防心脏病、肾病等并发症,一般的糖尿病人至少要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年轻人或者是有肾脏疾病者,要求血压控制更严格,应在/80mmHg以下。
如果年龄比较大,本身就存在一些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动脉硬化明显,标准可能就需要放宽一点。
血压增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起到助推作用,特别是会引发大血管病变,如心脏病变、脑卒中等,所以说血压一定要控制好。
C——胆固醇(cholesterol)
胆固醇是血脂的一种组分,它主要是在肝脏代谢产生,也有大概10%~20%来源于食物。高胆固醇是另一个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对于大多数糖友而言,总胆固醇控制目标值最好<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值>1.0mmol/L。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3项指标呢?因为糖尿病虽然是以血糖升高为表现,但它实际上应该算作一种综合征。
它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引发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而这3项指标都是血管病变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这3项指标的控制对预防慢性并发症非常重要。
除了以上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胆固醇这三个“ABC”。我们其实还有另一个“ABC”也要注意,如下:
A(阿司匹林):对无禁忌证且认为是高危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用75~毫克的阿司匹林(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B(纠正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70%的2型糖尿病伴有胰岛素抵抗,必须纠正。
C(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多危险因素的重要诱因,使体重下降5%~7%是伴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重要控制手段。最好是腰围(立位)男性85cm,女性80cm。
识别危险因素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很多基础因素,简单分为传统危险因素和非传统危险因素。
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缺乏体育活动和吸烟。
非传统危险因素:高胰岛素血症、餐后高血糖、微量白蛋白尿、血栓形成、c反应蛋白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维生素缺乏等。
知道以上危险因素后,要预防糖尿病心脏病,就要从控制危险因素着手。
防控“糖心病”的七个维度01维度一:控压
监测管理好血压,心血管疾病低危因素的糖友,血压目标值</90mmHg,确诊及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糖友血压目标值</80mmHg。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的糖友可适当放宽标准。
血压>/80mmHg,生活方式干预
血压>/90mmHg,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
02维度二:调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为首要目标,无心血管其他危险因素和疾病史的患者LDL-C目标值<2.6mmol/L,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目标值为<1.8mmol/L。对于他汀治疗后LDL-C达标,但甘油三酯未达标,最新指南推荐应用高纯度鱼油制剂。
03维度三:控制体重
体重简易地以体重指数(BMI)来衡量,应控制在18.5~23kg/m2为宜。控制体重的方式通过管住嘴——合理膳食,以及迈开腿来实现。因此适度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抗阻运动(举杠铃、拉健身带)结合,避免长时间的静坐,每周>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
04维度四:合理膳食
推荐蔬菜、水果、全谷类摄入的饮食模式,限制甜食、含糖饮料及红肉的摄入。
05维度五: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损伤动脉血管,建议所有糖友都不要吸烟;过量饮酒会影响糖代谢,损伤胰岛功能,若不能完全禁酒,那么饮酒量请保持在这个范围内:男性,酒精量<20g/天;女性,酒精量<10g/天。
06维度六:抗血小板治疗
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糖友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对于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应长期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
07维度七: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除去以上几个干预维度,定期做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指标异常,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也是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的主要手段,非常重要,因此要定期做好以下检查项目。
动态监测血压;
化验指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
超声检查:心超、四肢和颈部血管超声;
其他检查: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心电图、冠脉CTA等。
如何预防1、改变饮食习惯
选择健康的食物,并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特别是减少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比例。
简单说就是多吃蔬菜、适量水果和全谷类的食物,限制肉类和油炸高脂的食物。另外,食盐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要想降压,必须减少食盐量,而我国居民人均食盐量11.6克,约是推荐量的2倍。
2、增加运动
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30~40分钟。运动量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注意过量运动不可取,可能会加重肌肉、关节的负荷,造成损伤。
3、戒烟
烟草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甚至会诱发心梗、脑卒中。另外,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发生肿瘤,再吸烟,风险会更高。
4、合理饮酒
从健康的角度讲,不推荐糖尿病人喝酒,因为饮酒对病情不利,且长期过量饮酒会直接损害肝脏和胰腺功能。
不鼓励没有饮酒嗜好的糖尿病友饮酒,建议有饮酒习惯的糖友限制饮酒。一般摄入15克酒精,就要减掉25克主食!
女性糖友每天饮酒的酒精量≤15克,男性≤25克。15克酒精相当于ml啤酒(约一听易拉罐),ml葡萄酒或50ml低度白酒。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5、保持良好的心态
比如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不要熬夜。特别是经常熬夜,会导致睡眠障碍,引起身体的压力反应。压力升高会导致一些升糖激素的分泌,引起血糖波动。
如果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友,降糖药物如何选择?仍要控制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选择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来源糖友家庭调养、MMC管家胡利梅,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在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参加工作。年晋升为主治医师。曾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国际眼科杂志》发表文章。擅长甲状腺和糖尿病的诊治,联系每周一全天普通门诊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