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都说父亲这脚需要截肢了,做子女的只希望父亲可以完好无缺……”
10月份的一天,方先生带着八旬父亲来到我院就医,已经坏疽的足趾让外二科范贵荣医生不禁愕然,足趾感染毒素并被吸收,老人看起来精神很差,日常饮食也不好,整个状态不太理想。
“方老先生是糖尿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出现足趾坏疽,亦称为“糖尿病足”,并且在家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和足部护理,所以患处才不断恶化。”范医生检查了方老先生的情况后,说道。
什么是糖尿病足?
据了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发病率约为5%-10%,其中25%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足部溃疡或坏疽。
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步升高,然而糖尿病足的治疗非常棘手,血管再通术、转流术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效果令人遗憾,部分患者只能通过截肢的方式来阻断其病程的发展及恶化,甚至截肢平面不断上升。
全球每30秒就有一名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如果截肢能治好糖尿病足,对于一部分病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是根据调查,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6个月内死亡率为20%,5年内死亡率甚至高达50%—70%,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原因可大致分为三方面:1、下肢血液供应没有改善2、截肢创伤启动凝血机制造成血栓3、下肢创面造成感染。
方老医院治疗时,医生建议老人做截肢治疗,可是孩子们都无法接受。我院范医生根据方老先生的情况,提出了新的治疗手段——胫骨横向骨搬移术(Ilizarov技术),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愿望,保住方老先生的足部。
什么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Ilizarov技术)?
随着医学的进步,糖尿病足这一顽疾有望在Ilizarov技术的治疗下得到治愈。
Ilizarov技术在矫治肢体畸形方面获得良好效果,研究观察,在截骨断端牵拉区域的间隙发生成骨之前,首先出现微血管网的活跃再生,血管造影也证实了肢体牵拉区域“新生血管与微循环”的重建,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医院已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重建微循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其原理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张力刺激,促进局部骨、软组织及血管的再生及再通,改善组织微循环,恢复肢体供血与供氧,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一个月,身体机能得到康复
老人手术很成功,医护人员每天定期为方老先生换药,每次换药,伤口散发的味道充斥整个病房,特别难忍。坚持换药一个月后,异味也没了,方老先生精神、饮食各项身体机能基本恢复,顺利出院了,孩子们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延伸阅读
糖尿病足的预防意义重大,可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此外,患者需每天检查足部及鞋子,以发现隐匿的组织破坏与鞋子内的机械应力增高,通过改造鞋子、模具式内垫或是鞋子加深,可有效缓冲足部应力并提供支持保护,如不幸血糖控制不佳,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发展到严重的溃疡、感染疾病,可到我院就诊,让糖尿病足不再成为老大难问题。
编辑:王嘉燕
美工:刘家鹏
责任编辑:孙彩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