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典型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血糖明显升高。按病因分型,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也随之而来,糖尿病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了解如何防治糖尿病是十分必要的。
一级预防: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针对高危人群。
二级预防: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胰岛素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具有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质,普通制剂容易被消化酶破坏掉,所以口服无效,必须皮下注射给药。
了解胰岛素的分类与作用规避胰岛素应用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方案1.补充治疗方案
每日一次胰岛素:
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U/(kg·d),晚餐前注射。
剂量调整: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每日两次胰岛素:
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0.4U/(kg·d),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剂量调整: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
2.替代治疗方案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餐时+基础胰岛素: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U,直到血糖达标。
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5天调整1次,直到血糖达标。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需要使用胰岛素泵。
只能使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适用人群:
①1型糖尿病患者;
②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
③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前期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危险因素的干预,除了控制血糖还要考虑血脂、血压和高凝状态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
内容来自人卫慕课
西安交通大学
《内科学—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