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一

编辑:崔慧君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一)

现在这个信息社会,对于治疗糖尿病谁都知道,吃东西对与糖尿病患者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但是具体到如何讲究,患者及患者家属经常是各有各的的不同做法,在这些做法中不乏很多误区。不但对糖尿病起不到好的疗效,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只控制主食量,不控制总热量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饮食疗法控制饮食只是单纯地控制主食量,而不控制总热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平衡膳食。主食是最直接的热量供应源,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应放宽主食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产热比是60%~65%,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脂肪产热则可达9千卡,超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2倍。因此如果单纯控制主食而不控制总热量,摄入过多肉类食品或油脂,将造成总热量过高,血糖控制不会理想和稳定。

部分患者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很容易在饭后不久感到饥饿,于是,便用吃副食(鸡、鸭、鱼、肉、蛋等)或其他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等)加以解决,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主食是人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副食及零食中含有的热量也同样不可忽视。大多数副食和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如每克花生可产生千卡的热量,每克瓜子可产生千卡的热量。这些食品所含有的热量比同等重量的米饭、猪肉、羊肉和鸡肉所含有的热量都要多,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体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副食和零食吃的太多,尤其是一些高脂肪食品吃的太多,容易使血糖升高。此外,一些高脂肪食品还会导致高脂血症及肥胖症,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糖尿病人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主食以每天~克(生重)为宜,如日摄入量少于克,易出现饥饿酮症酸中毒。饮食控制并不仅仅是控制主食,而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限制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可以在控制每日所需总热量的基础上,少食多餐,同时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搭配均衡,比如说,某天吃了20粒花生米,油脂摄入就达到一定量了,那么炒菜时就应该减少油量。

糖尿病病人多吃盐

许多糖尿病患者平常只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量,这固然重要,不过近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同样也应当控制食盐量。

这是因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因噎废食,急于求成

有些患者简单地把糖尿病饮食疗法等同于“少吃挨饿”,为了控制好血糖,急于求成,自作主张少吃甚至不吃,特别是经常不吃早餐,这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糖尿病的饮食疗法是指适当地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平衡,而绝非忍饥挨饿或者严重偏食。

不按时进餐很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且少吃一顿,下一顿饭量必然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人在过度饥饿或低血糖状态下,体内的升糖激素分泌会增加,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会出现低血糖后跳性高血糖,导致血糖的波动,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如果少吃或不吃,人体活动的能量只能靠分解脂肪来供应,脂肪分解后可产生酮体,有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此外,少吃或不吃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造成患者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因此,按时、规律、适量地进食很重要。开始控制饮食时,要逐渐减少热量,让机体有个适应过程,不要一步达标,急于求成。要认真检查摄入量是否正确,每天主食~克,其他食物摄入要足够。当饥饿难忍时,可用黄瓜、西红柿等充饥,也可以吃些含纤维素高的食品。如果有低血糖现象,要立即吃些糖水或含淀粉的食物。

正确的饮食方法应该是:少量多餐,多吃低热量的食品,如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以及含糖量相对比较低的苹果、橘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少量的主食加鸡蛋、瘦肉、牛奶等,既能保证身体所需的基本热量,又有比较合理的营养搭配。

限制动物油,多吃植物油

通常我们食用的脂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性脂肪,如烹调用的牛油、猪油、羊油等,还有肉、乳、蛋中的脂肪,这类脂肪除鱼油外,含饱和脂肪酸多,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另一类是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除椰子油外,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可以看出,植物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并不是吃的越多就越好。

有些糖尿病患者虽每天都能很好地限制主食和副食的摄入量,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分析后才发现,原来是他们每天都超量地摄入食用油,致使其总热量摄入过多。许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吃猪油、牛油等动物油有害,但认为多吃植物油则无妨,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其实,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含有脂肪,脂肪是高热量食品。如果脂肪的摄入量控制不佳,其每天总热量的摄入量就会超标,就会出现高血糖。另外,长期过量地摄入脂肪,会使患者的体重增加,导致其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相对来说,植物油比动物油好,但也不能随便吃。目前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动物食品摄入量有较大上升,但即便是瘦肉也含10%左右的动物脂肪。另外,烹调油摄入急剧增加,很多人每天已经超过50克。脂肪摄入过多,是造成我国居民糖尿病及其他一系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代谢性疾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干果最耐饿,多吃好处多

吃干果好处多,因为很多干果中蕴藏有丰富的营养素。如核桃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它是女性孕期必需的脂肪酸,富含的磷脂,有健脑作用。花生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0%,营养可与鸡蛋、牛奶、瘦肉媲美,且易被人体吸收。而瓜子、葵花籽、南瓜籽和西瓜籽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富矿,可炒熟或煮熟后食用。松籽以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与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丰富著称。而且吃干果可以扛饿,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在进行饮食控制的时候,多吃一些干果可以有效防止两餐之间饥饿感的出现。

但是,多吃干果对糖尿病的治疗却十分不好。花生、核桃等干果之所以耐饿,是因为它们含的脂肪比较高,如20粒花生米、两个核桃就能产生25克主食的热量,克花生米产热多千卡,是一日应该摄入热量的1/3。因此,多吃干果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摄入总热量,很容易造成一日摄入热量严重超标。而且,摄入的脂肪过高,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出现,因此不主张糖尿病人吃花生等干果类高脂肪食物。

赞赏

长按







































甲氧沙林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d/1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