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什么治疗了那么久还是没有治愈呢?你有思考过吗?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的来源有三条途径:肠道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糖异生。
1、肠道的吸收
食物首先在口腔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把食物粉碎,同时口腔的粘液腺、舌下腺、下颌下腺、腮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淀粉酶,可以将一部分淀粉分解成多糖(糊精、麦芽糖)。口腔咀嚼后的食团吞咽到食管,在食管内受挤压后经过贲门流进胃里,经过胃的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以及蠕动性消化,同时在胃酸的作用下进行化学性消化,形成食糜进入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部分,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也就比较长,这样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肠腔内,将食糜变成乳状,再经消化液中各种淀粉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多糖和双糖,再通过糖苷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生成的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入血,通过肠系血管收集汇总到肝门静脉送入肝脏。
2、肝糖原的分解
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糖原在无机磷酸的存在下,经磷酸化酶催化,从糖原分子非还原端α-1,4-糖苷键开始逐步的磷酸解,释放出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经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催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最后在肝脏的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水解成葡萄糖。
3、糖异生
糖异生是指体内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空腹或者饥饿时依赖甘油、氨基酸、乳糖等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
二、人体血糖的利用:
1、葡萄糖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2、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对多余葡萄糖进行储存。
3、葡萄糖转化成脂肪、氨基酸。
三、血糖转化的过程分为三步:
1、在胰岛素的伴随下,葡萄糖进入细胞释放能量,没有胰岛素的时候,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
2、多余的葡萄糖进入肝脏,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细胞内。
3、当血液中葡萄糖缺乏的时候,存储在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重新进入血液。
四、糖尿病的发生原理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血糖调控出现障碍,不能有效调节血糖浓度,从而引起血糖过高或过低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很多人一提到糖尿病就说是胰腺出现了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但是很多人的胰岛素充足,却仍然不能控制血糖,这主要是因为:毒素、垃圾堵塞了信号通道,胰岛素信号不能被肝细胞接收,肝脏功能障碍,血糖不能被储存和利用,从而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
胰腺、肝脏、血糖调控三者的关系:当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胰腺收到体内血糖升高的信号,进而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作用于执行器官肝脏,并把高血糖信号传递给肝脏,肝脏启动葡萄糖进入细胞机制,将葡萄糖聚合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细胞,血糖下降;当体内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又将低血糖信号传递给肝脏,肝脏就把储存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以此来升高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胰岛素传递信号,肝脏调控血糖浓度,使血糖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当肝脏不能正常工作时,葡萄糖和糖原的转换平衡就会被打破。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不能转化成糖原进行储存,血糖浓度就会居高不下;当出现低血糖时,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无法达到正常值,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症状,严重者将会有生命危险。长期血糖浓度不能被正常调控,就形成了糖尿病。
糖尿病从来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它总是伴随着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等诸多代谢性疾病,这主要还是与肝脏代谢密不可分。
五、糖尿病的治疗。
常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就是吃降糖药、打胰岛素,但是患者从发现糖尿病到现在一直吃药打针,最终还是没有治好。而且糖尿病还被贴上了“不死之症”的标签,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古话说“是药三分毒”,降糖药在控制血糖指标的同时,其毒副作用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对肝脏造成损伤,使肝脏无法调控血糖。
第二,打胰岛素,针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但是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打胰岛素不仅治不了糖尿病,反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加重病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过多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i高胰岛素血症、胰腺功能退化。
第三,传统的治疗只注重胰岛素,而忽视了肝脏的作用,而肝脏受损恰恰是导致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只是控制血糖指标,却没有从根源上进行治疗,错误的认为糖尿病是不可以治愈的,所以被贴上了“不死之症”的标签。
那么,如何才从根本上治好糖尿病?想要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的糖友们,赶紧拨打甘净健康咨询热线,或是添加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白癜风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