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可以控制,却不能根治的慢性病,需要长期诊治,如果糖尿病长期不能有效控制,可导致脑中风、冠心病等严重后果,危害很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正确吃饭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有的患者有吃着降糖药,用着胰岛素,就不控制饮食的错误想法。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和运动综合管理,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注意进食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也不能喝粥?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没有绝对意义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合理的吃法。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价值,只不过看你怎么选。糖尿病人在血糖平稳情况下可适量吃柚子、樱桃、苹果、梨等糖分相对低的水果,但也不要吃太多,而且要在两餐之间吃。粥也是一样,如果在两餐间作为加餐喝,对血糖影响就小,也可以适当减少正餐主食的量。
限制粗粮的摄入量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延缓血糖、血脂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吃粗粮,但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导致腹胀。
因此,建议每天吃50~克粗粮,并做到粗细搭配,可以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磨豆浆时加一把燕麦等。
正确喝茶
作为三大饮品之一的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成人一天最少应喝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水分,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矿物质等,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作用,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口干、尿频、无力、视物模糊、乏力等症状。所以,学会喝茶,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有预防并发症的功效。
茶主要分为红茶和绿茶,在冲泡方法和生理功效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红茶具有利尿消肿、抗菌解毒的功效,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生成,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经常饮用红茶,能防治骨质疏松和其他并发症。红茶有很多饮用方式,可以用热水冲泡,也可制成果茶。冲泡时需用沸水,若水温过低,不利于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析出。
绿茶能加强胰岛素的活力,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中所含的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物质,还有降压、降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与红茶相反,绿茶不宜用沸水冲泡,否则会破坏茶氨酸中的营养成分,用凉开水浸泡绿茶半小时后即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出现使血糖升高的因素,每天的生活、学习、吃饭、活动、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合理安排,定时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