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古稀本是享受退休恬淡生活,欣赏夕阳西下美景之时。然而,身体机能的改变和疾病侵袭,也让许多老年人群在此时遭受疾病之苦。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常年生活在三亚的哈市居民于大娘,原本生活得有滋有味。每天和老伴儿在海滩散步,退休生活无比惬意。然而近几年,于大娘已患10年之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体不稳逐渐加重,直到走路都成了最大的障碍。一直以来于大娘没有放弃各种治疗手段,北京、上海、广州、医院,于大娘和老伴儿都没少跑,建议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医生“各成一派”。然而于大娘身患30年的糖尿病和严重的风湿免疫疾病让手术变得难度过高难以执行,手术切口如果过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愈合就会很困难。经过长期的保守治疗,于大娘的症状没有任何减轻,无奈之下于大娘和老伴儿决定采取手术治疗。经多方打听获悉,黑龙江中医院骨伤二科主任王树人及其团队,在治疗椎间盘疾病上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于大娘便带着希望找到了王树人主任。
医院做过的多达数十张影像片子,于大娘和老伴儿仔细地听着王树人主任给出的治疗意见。经过详细研究,王树人主任和唐瑞副主任确诊于大娘为腰椎3、4间隙不稳,建议为于大娘进行黑龙江省首例镜下微创腰椎融合术这一国际前沿技术。为了将手术切口控制到最小,又能够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术前讨论及手术器材准备的时间长达20余天。该项技术可描述为,基于椎间孔镜技术,在术中先对狭窄椎管进行扩大,精准清理增生病变的组织、髓核及椎间隙,增大椎管容积并对神经根进行减压。然后采用新型可视化透明通道精准植入椎间融合器连接两段腰椎。再运用新型固定方式,在新型内固定螺钉置入导向器的引导下使用1根特制的高强度椎板-关节突-椎弓根螺钉精准固定,同时在双侧小关节进行植骨融合,以恢复并增强腰椎稳定性。
王树人主任及其团队仔细测量和研究了于大娘的每一张影像资料,制定了能够安全避开脊柱周围的主要血管、脊柱神经等重要组织的最佳入路角度。并自主创新设计制作出了新型内固定螺钉置入导向器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经过精心的准备工作,手术如期而至。术中,王树人主任精准的地将融合器植入到第三段与第四段椎骨间,并将特制的高强度螺钉精准固定在既定位置上。经过四个小时的术前麻醉和术中操作,完成了省内首例镜下微创腰椎融合术。术后第三天,于大娘便能够下地行走,曾经腰椎的疼痛感几乎完全消失,仅18毫米大经皮内缝合无需拆线的创口也愈合良好。术后第六天,于大娘顺利出院,出院之前于大娘自行走到了王树人主任的办公室,对骨伤二科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迈着平稳的脚步,挺起久久不能挺直的腰板儿,于大娘喜悦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全新期盼。
据王树人主任介绍,此次手术危险因素多、手术难度大,要求术者具有娴熟的镜下微创手术技能。手术最终顺利实施,标志着黑龙江中医院骨科微创技术的又一次提升。
出院前于大娘同王树人主任(右)、唐瑞副主任亲切合影
宣传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