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是如何治疗糖尿病的

导读

由于人们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状况不太解,或许由于某些不实广告的误导,使部分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期望值太高,以致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仙方神药,影响了病情的控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常识介绍给大家,希望糖尿病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很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颐享天年。

1、首先要控制饮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克、瘦猪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2、必须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注重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适当的中药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我们在临床治疗上,对初诊患者首先把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措施交给他,要求饮食控制1-2个月,配合运动疗法。若血尿糖下降明显即可维持下去,如控制不满意则给予中药治疗。

北医院糖尿病门诊

中西医多学科整合,诊疗糖尿病及伴随疾病,一站式提供诊疗服务。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深入了解患者糖尿病增高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姜淑芳中医主任医师

  医院中医科主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临床、教育、科研工作50多年,发表相关医学论文数十篇,擅长诊疗代谢性疾病(痛风、糖尿病、高血脂)、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等内科疑难杂症,以其卓越的疗效、高尚的医德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好评。

尤其大部分中晚期糖尿病(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经采用中草药治疗后,可达到减少西药,对早期、中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理想,甚至达到脱离西药后,仍然理想控制血糖的效果。对糖尿病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累积了大量成功的临床病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郭青云内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工作于解放军医院任内科,先后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30余年,发表论著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李文丽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内科工作2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知识全面。擅长各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心肌炎、代谢综合症(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疾病的防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效果,诊断明确,疗效确切,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处。

如您身体有任何不适,可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咨询

↓↓↓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365cnbuytao.com/jbzl/1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